獨裁者?肄業生?教主:喬布斯的進化
35年間喬布斯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蛻變。沒有人生來就是做舵手的料,但自我救贖可以加大從優秀到卓越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張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因身體原因辭任蘋果CEO,35載創業史波瀾起伏35年間喬布斯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蛻變。沒有人生來就是做舵手的料,但自我救贖可以加大從優秀到卓越的可能性
喬布斯剛創業時斥責IBM為獨裁者。而他自己亦是這一脾性。他的專斷讓他吃了大虧,卻又塑造出了一個全新的喬布斯 (CFP/圖)
2011年8月25日,喬布斯因健康原因,辭去蘋果公司CEO職務。“一個時代結束了。”科技博客TechCrunch感嘆道。
以中國人“人生沉浮”的角度看,喬布斯的職業生涯可分為三個階段:少年得志—跌入深谷—王者歸來。從隱喻的角度,這三個階段之間的兩個轉折點,可以說是兩部電視廣告片——1984年的“為何1984不像1984”,和1997年的“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
對比這兩部反響巨大的廣告片是一件有趣的事。它們都出自喬布斯的手筆,都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他當時的風格和思想。在第一則廣告面世之后的12年里,他經歷煉獄;第二則廣告之后14年,他導演了蘋果王國的完美復興。
1984年1月22日,全美橄欖球大賽間歇,一部廣告片與9600萬觀眾見面:陰森的禮堂內,一群呆呆的光頭男人正端坐觀看大屏幕上喋喋不休的“獨裁者”。突然,一位身材健美、身著白色Mac圓領衫的金發女子沖過來,奮力將一把大錘擲向屏幕,獨裁者的影像瞬間煙消云散。
此廣告片差點因蘋果董事會的否定而胎死腹中,但喬布斯不屈不撓地促成了它的面世。結果電視臺瘋狂轉播,開創“事件營銷”的先河。但這則取材自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意識形態小說《1984》的廣告爭議不斷,人們指責它帶有明顯的攻擊性。
時年28歲的喬布斯本人也像這部廣告一樣,激進、叛逆,鋒芒畢露,火藥味十足,登上過《時代》雜志封面的年輕人對于他將馬上迎來的一次生命中的“拐點”,毫無察覺。
“我被打得不省人事, 無法呼吸”
“1984”這則廣告的背景,是蘋果試圖通過喬布斯領導開發的Macintosh電腦新品,打敗他們的對手,即被他們諷為“獨裁者”、市值達400億美元的藍色巨人IBM。
1981年8月,當價格低廉的IBM PC投放市場時,喬布斯頗為不屑,在《華爾街日報》刊登整版陰陽怪氣的廣告——“歡迎IBM,真的”。蘋果公司當時誕生剛一年,是全美“成長最快”的公司,其1977年發布的Apple Ⅱ型電腦風靡全球。
事實上,1982年3月喬布斯還輕蔑地貶低對手,&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