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地”書記:讓種地農民獲得有尊嚴的職業收入
陸漢滿現在最喜歡引用的,是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一次發言:現在賣地“種”房子不是本事,拆房子“還綠”才是本事;吃祖宗的飯,斷子孫的路不是本事,能夠還祖宗的賬,留子孫的糧,那才是本事。
責任編輯:鄧謹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陸漢滿現在最喜歡引用的,是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一次發言:現在賣地“種”房子不是本事,拆房子“還綠”才是本事;吃祖宗的飯,斷子孫的路不是本事,能夠還祖宗的賬,留子孫的糧,那才是本事。
崖口人民公社核心人物——剛剛卸任的村支書陸漢滿。他視線所及之處,即是伶仃洋。 (南方周末記者 陳新焱/圖)
與周邊洋樓林立的村莊相比,崖口多數房屋依然是低矮的一層平房,這些都在刺激著村民的神經。 (南方周末記者 陳新焱/圖)
滿叔的堅持,卻并不能阻擋外力的強力入侵。賣掉的土地上,已然建起別墅群。 (南方周末記者 陳新焱/圖)
在崖口歷史上,村支書陸漢滿是一個核心人物。
和華西村的吳仁寶、南街村的王宏斌一樣,陸個性鮮明,他常年赤著雙腳,一生堅持著三不原則——不陪吃飯、不用手機、不講自己只講村務。正是在他的主導之下,崖口用三十多年的時間,營造了一個外人眼中的“桃花源”。
村里,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習慣性地稱他為“滿叔”。他的公正和廉潔為大家所公認。而他對樸素原則的堅持,則常常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他長期住在父輩留下的一幢低矮的平房里,中間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