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一個中國,“多史”教育

一個“中國史”的大框架下,容納多個不同視角,且使其彼此對話。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孫璐

一個“中國史”的大框架下,容納多個不同視角,且使其彼此對話

我曾教過幾位維吾爾族學生。老實說,這幾位同學的成績并不好,幾次補考都未通過,不管問什么,他們的答卷通常都是抄幾句政治口號,如是數次,使我感到他們另有一重心結沒有打開。后來從另外一位老師那兒,聽到他們的一個解釋:“你們教的都是漢人的歷史,不是我們的歷史,有什么意思?”當時并沒有跟這幾位同學做過深入交流,現在想來非常后悔。這篇小文也許算是一個事后的補救。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這位維吾爾族同學的抱怨并不只是少數幾人的誤會。蒙古族作家席慕蓉也曾說,在她所讀到的中國歷史課本中,“不論是‘匈奴’、‘突厥’、‘回鶻’,還是‘蒙古’,好像都是單獨和片段的存在”,成為被隱藏起來的歷史的“背面”。她特別提到,有次在臺北故宮看到出售的撥浪鼓上印著忽必烈的頭像,一經撥動,小鼓槌就打在忽必烈的臉上,“我慌亂已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