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亮相的時候,不能捉襟見肘
現在世界幾乎認為,中國的形象就是成龍,其實成龍的經典形象是逃竄;李連杰功夫棒,但面貌比較嚴肅。中國人不是這樣的,中國人都是孫悟空啊,多么隨機應變、多么能周旋能對付、多么勇敢、多么幽默。中國人的生生不息里是有幽默精神的。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李倩
現在世界幾乎認為,中國的形象就是成龍,其實成龍的經典形象是逃竄;李連杰功夫棒,但面貌比較嚴肅。中國人不是這樣的,中國人都是孫悟空啊,多么隨機應變、多么能周旋能對付、多么勇敢、多么幽默。中國人的生生不息里是有幽默精神的。
——田沁鑫
在愛丁堡3天,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已經看了16出戲,她的總體觀感是“好是不用說了,但也沒給人特別大的驚喜”??幢緦脩騽」潫衢T劇目、美國導演斯蒂芬·恩豪特根據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奇鳥形狀錄》時,田沁鑫甚至睡著了。她起初把自己的瞌睡歸咎于劇場年代久遠、通風條件不佳,不過還是忍不住補充:“那個戲做得挺悶的,但是他每次做時空轉換的時候,我都留神看了。”
在愛丁堡,田沁鑫不僅看戲,也做戲,她跟蘇格蘭國家劇院合作的《青蛇》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蘇格蘭國家劇院的藝術總監維基·費瑟斯通看過田沁鑫的《四世同堂》之后,喜歡上了這位中國導演,她想不到在《四世同堂》那樣現實主義的作品里可以有精彩的表現主義華彩,也想不到它的悲涼里有那么純正的幽默。費瑟斯通向田沁鑫發出合作的邀請,田沁鑫立刻想到了《青蛇》。
從李碧華手里買《青蛇》的版權已有好幾年,田沁鑫從這個中國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里看到的是人、妖、神三者之間的關系:妖想成為人,人想成為佛,而佛,因為阻礙了人間的情感,反而成為妖。“這三界的關系特別有趣,非常中國。”田沁鑫認為,跟國家級的劇院合作,傳遞藝術家個人風格是次要的,關鍵是找一個能體現中國人精神特質的劇目。
到愛丁堡之前的兩周,田沁鑫導演的“青春版”《四世同堂》正在簇新的國話廣安門劇場上演,這是國話從富于戲劇傳統的東城區帽兒胡同,搬到戲劇氛圍相對稀薄的北京南城之后的暖場劇目。自2010年10月在臺北高調首演,《四世同堂》面臨種種爭議,票房卻一路飄紅。像以往一樣,田沁鑫在“明星版”《四世同堂》之后又追加了一個“青春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