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紅綠榜(20110901)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胡清
8月23日 山西 +1分
山西省要求煤礦、采選等污染排放總量等環境高風險企業,在2011年10月份前全部投保一種對第三者造成的損失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為標的的保險。對未參加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企業,將在環評、驗收、上市、融資等環節設限。此舉對重受益輕環保的企業或有震懾作用,但能否真正落實,還有待觀察。
8月24、25、29日 江蘇 -3分
29日,南京城北金川河河面突然變紅,市民發現造成河水變紅的液體源自愛民橋下一直徑約1米的排水管。至于源頭在哪里,紅色液體是否超標,當地環保部門正在調查。雖其影響并未立即顯現,但公眾仍需要一個答復。
同樣,25日,在江蘇,“三廢”擾民多年的優士化學和瑞祥化工兩家公司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1611名儀征市民聯合簽名,上書江蘇省環境保護廳和揚州市主要領導,呼吁調整和強化揚州化工園區的規劃和環評工作。不過,在GDP唯上的現實中,期望地方官員能有多大真正作為,實在不能高估。
如果公眾以為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污水都達標的話,江蘇的現實一定會讓你大跌眼鏡。24日,江蘇環保部門在太湖安全度夏環境執法檢查中發現,太湖流域部分收集工業廢水為主的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現象較為嚴重,污水處理廠超標率為29%,遠高于工業企業的5%。除了追責,我們更要知道那些巨額的太湖治理的資金去了哪里?怎么花的?
8月27日 河南潢川 -1分
村民孔祥全向政府有關部門舉報華英公司肆意排污造成水污染,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遭公司報復。雖然公司堅稱水污染與公司生產無關,但飲用水水質變差是事實。2011年7月,潢川發生大面積腹瀉事件,當地居民懷疑污染源頭與華英有關。到底有沒有關系,其實要搞清楚并不難,關鍵要看政府選擇——要稅收,還是要老百姓安居樂業。
8月29日 遼寧大連 -2分
8月29日,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一裝有八百多噸柴油的儲油罐突發大火,3小時后大火被撲滅,幸無人員傷亡。俗諺道“事不過三”,可中石油大連公司一年四場大火后,其全球500強企業的形象竟絲毫未損,更看不到有相關人士就此真誠致歉或被追責,這是央企的強勢還是政府監管的失責?
也是這天,大連地鐵211標段南機區間位于甘井子區虹港路與圣林路路口東北角發生塌方,無人員傷亡。近五個月間,大連地鐵在施工中已經發生4次塌方、沉降。若拿地下地質復雜來解釋塌方原因,顯然是施工方和管理方合謀搪塞公眾。面對如此頻繁的塌方與沉降,人們想知道,大連地鐵相關方面到底是修地鐵,還是“挖陷阱”?
8月29日 新疆 -1分
有媒體近日發現,新疆焦煤集團阜康氣煤有限公司二號井地下巷道已延伸到著名的天池景區新大門地下,而且仍在掘進中。如此貼身開采,未來采空區和塌陷區等危害可見想象,山西、陜西等地早有采煤致環境破壞的前車之鑒,而天山天池只有一個,是不是一定要在天池腳下挖煤呢?
8月29日 福建寧德 -1分
因遭遇上游寧德至武夷山高速公路在施工中直接排放污水,位于福建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的被譽為“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的白水洋淪為“黃水洋”。其實,白水洋被污染并非第一次。雖然施工單位正在設法補救,但兩個月污染兩次的事實實在無法讓公眾相信相關部門履行了真正的監管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