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人性中“善”的一面
讀2011年9月1日《南方周末》來信“教育要義:耐心、寬容”,有所感,寫幾句。
人性是善OR是惡的問題是哲學上爭論不休的頗具終極意義的重大問題。一般來講,主張人性本善的人更傾向于強調教化對人性的引導意義,而主張人性本惡的人則往往注重于制度 對人性的規制作用?!度纸洝酚性疲?ldquo;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此段話前兩句出自《孟子》,后兩句出自《論語》。而無論孟子還是孔子都是道德教 化的極力倡導者,也是中國古代杰出的教育家。這是否意味著教育本身就應該以“人性本善”為出發點,以挖掘人性中“善”的一面為己任呢?
倘若當真如此,則教育者就理所當然的應該有耐心、懂寬容,這樣才能夠將隱藏于人類內心的“善”的因子充分挖掘出來。
編者:請孫立新先生再讀“舊文”: http://www.zprce.cn/content/29502
網絡編輯: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