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遺案——青基會違規投資虧損 當事人九年后直面公眾
在谷歌,“徐永光”詞條關聯的是“慈善”和“貪污”。這兩個詞也勾勒了這位中國公益領域領袖最富爭議的兩面。
責任編輯:曹筠武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九年前,記者方進玉調查指證,中國青少年基金會挪用希望工程善款超過一億違規投資并巨額虧損,但報道始終未能發出。國家審計署隨后對青基會進行審計,審計報告也仍未公開。
九年后,當事雙方記者方進玉與青基會時任秘書長徐永光愿意面對公眾辨析那段遺案。他們希望能找回為中國慈善公益事業的公開透明立范的機會。
徐永光在希望工程的照片墻前。 (南方周末攝影記者 麥圈/圖)
九年來,一層陰影始終籠罩著徐永光和他一手創辦起來的機構中國青基會。當人們結識這位魅力十足、笑容迷人的“希望工程”締造者,回到家中搜索他的名字的時候,出來的卻是很多負面消息。在谷歌,“徐永光”詞條關聯的是“慈善”和“貪污”。
這兩個詞也勾勒了這位中國公益領域領袖最富爭議的兩面。一方面,圈內人士對他極為推崇,在他們看來,62歲的徐永光像神奇的占星師為同行們標出前方的晴雨和礁石。但另一方面,社會公眾卻也會心存疑慮,儒雅笑容的背后躲藏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
徐永光堅稱自己是清白的,近年來他一直希望面對媒體,一心期待撥去這層陰影。
九年來,他的對手同樣在等待一個機會,他是南方周末曾經的駐京記者方進玉。2002年3月,方進玉采寫報道《違規投資玷污希望工程,青基會負責人難辭其咎》,文章矛頭直指徐永光,但九年過去了,這篇報道始終未能出現在報紙上。
此后,方進玉逐漸退出江湖,但他對徐永光的“追擊”一刻都沒有停止,網絡上對徐永光的舉報材料大部分是方進玉搜集的,九年來,他一心要將“真相”大白于天下。
對于是否“挪用善款違規投資”,雙方各持一辭。方進玉銳氣不減,徐永光坦然前行,留下謎團種種。
2011年8月25日,在媒體人士的撮合之下,這樁九年前的塵封公案,終因涉事方徐雙方的積極回應,有望重見天日。盡管所涉事項溯及多年之前,但這仍然是中國慈善公益事業第一次以如此直接和坦誠的方式面對其質疑者。
這是一次了結九年前那段公案,對社會公眾對于希望工程曾經的質疑做出徹底解釋的機會;對于方徐二人來說,他們也為此等待了太久。記者方進玉自稱九年來一直用“20%的精力”盯著徐永光,他始終在完善豐富自己早已開始的調查。
而徐永光甚至為會談精心準備了書面稿,預想中的發言的開頭是這樣的:老方一直覺得我是個壞人,他曾經說:“今后我出事,不管是車禍還是遭人搶劫,請大家記住,十有八九就是徐永光干的”。如果萬一你發生什么不測,我保證一定不會是我干的。
就在會談前一天,居中組織對話的媒體人士宣布:“明天的方徐會被取消”。
同九年前的遺憾一樣,又一次或將為中國慈善事業透明化樹立標桿的契機,依然被意外因素掐斷。
“揪出另一個徐永光”
2001年底,一個電話打進方進玉的手機,電話那頭的聲音告訴方進玉,他要舉報希望工程違規投資,“挪用的錢超過一個億!”方進玉沉默了數秒才說出話來——“你確認你不是開玩笑?”
即使放在今天,這樣的一條線索也很可能意味著一條爆炸新聞,更何況是在9年前。希望工程正是聲名鼎盛的時候,經過十年蓬勃發展,整個中國大陸從城市到鄉村,從電視屏幕到馬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