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光自辯: 當時青基會不違規投資,我早已死無葬身之地

“我在考慮資金效率和充足現金的問題上,過多地考慮了資金效率。但如果按照另外一種理論,這些都是捐款,你都不應該動,你都不應該流動,我認為那就是一種浪費?!?/blockquote>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黃超

“我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獄”

南方周末當時為什么一定要進行投資?

徐永光:1988年頒布的《基金會管理辦法》實質上要求基金會零成本運作,但這是不可能的,首先是機構人員要吃飯,其次只要做事就會有成本。從保值和增值的角度看,任何時候把錢放在銀行里都只有縮水,而且當時通脹壓力非常巨大,我們也不得不進行投資。

現在好像一提到基金會進行投資,就會覺得是“挪用了善款”,但其實在國際上,基金會進行保值增值是常規。國際上保值增值的原則有兩條,第一是關注的原則,就是我不可能把錢放在銀行里縮水,那是不負責任的,第二是審慎的原則,不可以亂投資。

南方周末:那為什么堅持一定要自己進行投資?1995年人民銀行總行規定基金會投資要委托金融機構,這條規定你當時是違反的。

徐永光:1990年代是經濟大發展時期,投資環境也很混亂。很多其他基金會后來都遭遇到資金收不回來的情況。這么說吧,如果我當初把錢給了這些金融機構,今天我徐永光早已死無葬身之地!這個規我覺得違得好!

1990年代,國家要求信托公司脫離銀行,原來他們還有銀行背景,資金鏈條斷了會由銀行給他們輸血。一脫離,絕大多數信托投資公司只好拼命找項目圈錢填窟窿。我給你一個數字,你就明白——1992到1998年信托公司有339家,到1999年國家對信托公司推倒重來的時候,只存下來59家。所以面對1995年這樣的通知,后來我們向人行提出要求&mda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