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務觀察】航母試航三大猜
“瓦良格”航母海上試航后回到大連港,國外軍情機構紛紛試圖揭開試航中的技術迷霧。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賀文婷
穿過薄霧,“瓦良格”航母海上試航后回到大連港,國外軍情機構紛紛試圖揭開試航中的技術迷霧。2011年8月14日,大連造船廠碼頭“慶祝首次試航圓滿成功”的橫幅和歡慶的鞭炮,預示著“瓦良格”首次試航較為順利。
航母首次試航“有驚無險”,因為試航期間的氣象條件并不如意。8月初的臺風“梅花”一路沿海北上,過浙江,襲山東,逼近遼寧時刻轉向東北在朝鮮登陸。作為漫長而復雜的試航歷程的起點,航母這4天具有歷史意義的試航做了些什么?
海軍直-8預警直升機飛臨航母
猜測1:艦載直升機著艦,但戰斗機并未著艦。
航母是流動的海上機場,一架幾十噸的戰機需要在航母平臺的短距離甲板上起飛著陸,這些正是航母形成戰斗能力最關鍵技術。因此艦載機著陸對飛機性能、飛行員技術和著艦特種裝置要求極高,對國家工業水平和特種飛行技術都是極大考驗。
盡管航母甲板清理得干干凈凈,三條飛行跑道已劃線并初具雛形。讓人意外的是,著艦跑道上的阻攔設備依然沒有完全竣工,可以肯定艦載戰斗機沒有在首次試航期間進行著艦試驗。
對于一個從沒有航母且沒有任何經驗的國家來說,中國重大軍事工程項目“萬無一失”的最低要求下,即使艦載機模擬著艦訓練已經滿足實際著艦需要,在充滿未知、寓意深遠的首次試航期間,也斷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