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工業圈地】工業圈地魔法

在招商引資的壓力下,地方政府動用所能動用的一切資源來吸引大公司投資落戶,而各類公司也沖著免費派送的資源而來,急速擴張。工業地產的開發,變成了一場以社會資源作交易的圈地運動。

責任編輯:顧策 實習生 黃超

這是一場十年不變的游戲,惟一的變化是賭注越來越大。在招商引資的壓力下,地方政府動用所能動用的一切資源來吸引大公司投資落戶,而各類公司也沖著免費派送的資源而來,急速擴張。工業地產的開發,變成了一場以社會資源作交易的圈地運動。

2011年8月中旬的一天,張恒專門從東莞來廣州。這位80后企業主此行的主要任務是:買保時捷。

為了盡快拿到車,當晚,他將賣保時捷的賣車妹約出來,請對方吃飯。飯桌上,南方周末記者問他為何那么急買車。他說:某工業園有塊地,急著去圈。買車是為裝門面,縣太爺們信這個。

他屬于新創業者,做的是制造業。他邊吃飯邊不停抱怨,上一代制造業主們把廣東的地都分光了,這些人光靠出租廠房業,或者是賣地,就發達了。他們這些二代制造主,苦于找不到地,最近資金緊張,之所以急于圈地,就是想以土地去抵押融資。

在珠三角,像他一樣四處圈地的企業主越來越多。不過,他們大多倒并非僅僅為了抵押融資,而更多是意識到了工業地產的升值潛力。

2008年,廣東提出雙轉移,廣東的一些企業掀起一股內遷潮。在廣東時,他們大多是租的地,或者是租的廠房,而這波轉移潮中,大多數企業選擇的是買地。位于廣東南海的聯邦家具集團就在那一年決定建一個北方基地,在山東臨沂拿了600畝地。

當時正值金融危機,這600畝地,每畝地價不到5萬元,而到今年,當地的土地掛牌價已經翻了一倍。僅就這片土地,三年時間,聯邦家具資產就已增值一倍不止。

富士康、中興ZTE開發區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搜集整理。 (明鏡/圖)

眼下,住宅地產被限購限貸搞得不上不下、商業地產籠罩限購傳聞、旅游地產虛火一片之時,工業地產一時間成了眾人矚目的投資洼地,其平均價格約為住宅用地價格的十分之一。一輪新的工業圈地活動也應運而生。而這恰恰是地方政府樂見其成之事。

去年一年,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就增加了44家,總數過百;而近年來開始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內陸省份,尤為雄心壯志。內蒙古,2011年計劃引進的項目數是521個,投資總額是1000億元。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