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的洗衣店
一家原本以洗衣為主業的連鎖干洗店,卻不斷推出與主業完全不相關的系列業務,包括代收快遞、銷售大米等,這些副業的營收超過了總收入的一半。
責任編輯:張華
一家原本以洗衣為主業的連鎖干洗店,卻不斷推出與主業完全不相關的系列業務,包括代收快遞、銷售大米等,這些副業的營收超過了總收入的一半
最近一段時間,遍布廣州地鐵站的天天洗衣店里出現了一項新服務——奢侈品護理:洗個LV的小包要260元,洗件裘皮長大衣則要花去880元。
天天洗衣是行業龍頭之一,但是,很多市民來對其洗衣之外的業務印象更深:在店里可以買洗衣液和洗發水,也可以為手機和羊城通充值,甚至可以買電影票和彩票。
不僅如此,如果你的快遞到了,家里卻沒人,可以讓天天洗衣代收;家里沒米沒雞蛋了,可以去天天洗衣買。只是,這里通??床坏綌[放雞蛋大米的貨架,也看不到物流中轉時堆成山的包裹。
一家原本以洗衣為主業的連鎖干洗店,卻不斷推出與主業完全不相關的系列業務。而且,這些“非主流業務”,占到了其營收的一半以上。
有趣的是,一些風投對天天洗衣“不務正業”的模式情有獨鐘,結果卻吃了閉門羹。
天天洗衣雖已有150多家門店,但僅限廣州市場。 (南方周末記者 陳新焱/圖)
搭便車不暢,不得已做副業
20年前,廣州人盧志基經常乘坐廣九直通車往返粵港兩地。他發現不少在廣州工作的香港商人,不時大包小包地把名牌衣物帶回香港洗,洗完之后,又大包小包地帶回來。這讓他萌生了開家洗衣店的想法。
一開始他也是仿照當時比較普遍的“前店后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