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的度量與爭個人的自由
容忍是自由的基礎,卻也要以告別奴才為基礎。爭你自己的自由,就是爭一切人的自由。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趙連珍
容忍是自由的基礎,卻也要以告別奴才為基礎。爭你自己的自由,就是爭一切人的自由
書桌上放著臺北胡適紀念館的臺歷,承蒙館長惠贈,然而到2011年3月才經受托者輾轉寄來。當時打開3月份那一頁,在胡適照片的旁邊,是他有名的題辭:“容忍比自由還更重要。”
那當然是針對著特定的時代。胡適在公開的文字中說“容忍”,早年主要針對社會,常與“研究的態度”并言,特別強調對不同思想觀念的態度;大約在20世紀40年代后期,則更多針對政治,轉為常與“自由”并言;再到晚年,他正式以《容忍與自由》為題撰文,卻又有些回到早期的主張,側重的是社會對異端思想的態度。
在胡適的記憶中,“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見解來自他以前的老師布爾(George Burr)教授。不過,在他的日記里,當年布爾教授說的似乎是容忍比反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