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承認——誰發現了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
屠呦呦作為中國“523”項目的代表性人物,從青蒿中發現青蒿素對瘧疾的顯著療效,張亭棟作為主要人物從砒霜中發現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ˋPL),他們的成就“堪稱中國近代最重要的醫藥發現”。
責任編輯:朱力遠 實習生 楊海泉
拉斯克獎獲得者屠呦呦是一個年屆耄耋的老人,此前在國內幾乎寂寂無聞,頭上也沒有兩院院士的耀眼光環。一個偶然的機緣使得她和另一位同樣寂寂無聞且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張亭棟開始引起媒體和公眾的關注。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了僅次于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大獎——拉斯克獎,這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獲得的最高級別的國際大獎。
拉斯克獎是美國最有聲望的生物醫學獎,也是世界上最有聲望的大獎之一。拉斯克獎設有四個獎項: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公共服務獎和特殊貢獻獎。屠呦呦獲得的是臨床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目前有超過300人次獲得了拉斯克獎,其中有80位后來獲得了諾貝爾獎,因此拉斯克獎在業界向來被看作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
獲獎者屠呦呦已經是一個年屆耄耋高齡的老人,此前在國內幾乎寂寂無聞,頭上也沒有兩院院士的耀眼光環。由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等人2011年8月22日在科學網上的一篇引起熱議的博文《中藥的科學研究豐碑》,她和另一位同樣寂寂無聞且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張亭棟開始引起媒體和公眾的注意。
南方周末記者還了解到,在拉斯克獎公布之前,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就已經決定在9月份將“2011年生命科學杰出成就獎”頒給他們兩位,以“表彰他們分別在中藥研究中按照現代科學標準,發現和證明其化學成分的突破性發現”。
兩人的工作都是在1970年代初期做出的。屠呦呦作為中國“523”項目的代表性人物,從青蒿中發現青蒿素對瘧疾的顯著療效,張亭棟作為主要人物從砒霜中發現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ˋPL),他們的成就給全球的瘧疾和白血病病人帶來了福音。
然而,他們的成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未受到國內外學界的足夠認可。“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他們作出關鍵發現的特殊歷史時期有關。當時極左思潮的影響,使得個人署名的文獻報告不被鼓勵。而與國際科學、醫學界交流的缺乏,又使得很多重要文獻沒有被及時引用。”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的一位資深科學家對南方周末記者說?,F在,他們要對兩位致以“遲到的感謝”。
年邁的屠呦呦獲得了拉斯克獎,這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獲得的最高級別的國際大獎。
越戰的需要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當時的北京醫學院(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系。在大學里,她對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后,她被分配到衛生部直屬的中醫研究院(現為中國中醫研究院)工作。
屠呦呦在1970年代參與了一個大規模的研究項目,該項目主要是源于當時戰爭的需要。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和越南部隊在印度支那半島的熱帶戰場上均受到了瘧疾的困擾。瘧疾造成的非戰斗減員比戰傷減員高出四五倍,這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