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撤銷街道辦的“獲”與“惑”
安徽銅陵一舉撤銷了所有街道辦事處。不過由于“下改上不改”,銅陵與上級及外界對接,存在不少尷尬。此外,街道干部下社區后,如何實現社區自治,亦是問題。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撤銷街道辦后,“街道干部最擔心的是,下到社區后,公務員身份是不是就沒有了。”
安徽銅陵一舉撤銷了所有街道辦事處。不過由于“下改上不改”,銅陵與上級及外界對接,存在不少尷尬。此外,街道干部下社區后,如何實現社區自治,亦是問題。
新成立的陽光社區 (錢昊平/圖)
結婚一年后,24歲的陳勇準備當爸爸。他是安徽銅陵市銅官山區居民,2011年9月2日下午,夫婦二人到陽光社區辦理《生殖服務保健證》。
提供相關證件后,辦證用了15分鐘。
“以前至少需要5天。”在社區工作多年的朱曉清說,以前社區不能直接辦,只能代收居民的材料,攢到一定數量后再到街道統一辦理。
提速是在一場改革之后。2010年8月,銅官山區試點社區綜合管理體制改革,撤銷了全部6個街道,將49個社區撤并為18個,類似辦《生殖服務保健證》這樣的公共管理、服務、部分審批職能下沉到社區。
2011年7月,銅陵將另一個主城區獅子山區4個街道撤銷,至此,“街道辦”這一存在了五十多年的基層政權機構從銅陵完全退出。全市社區則由改革前的61個撤并為23個。
銅陵市民政局副局長王世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撤銷街道辦、成立大社區之后,區政府直接面對和服務群眾,可以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的有效銜接。
銅陵改革受到國家民政部和安徽省的肯定。7月27日,民政部將銅官山區確定為全國社區管理和服務創新試驗區。
“一年花那么多錢, 要它干什么”
銅陵,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下轄三區一縣,郊區和銅陵縣沒有街道辦。改革前,銅官山、獅子山兩個主城區共有10個街道。
被撤銷的銅官山街道就是其中之一,殷明根是最后一任書記,并兼最后一任主任,他現在是陽光社區的黨工委書記。
殷明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街道辦現在弊端越發明顯。街道辦理應協助區政府做些工作,但實際是街道經常扮演“二傳手”,將上面的任務再布置給居委會。而居委會沒有手段,沒有資金——財、物都集中在街道,“上面撥的錢到了街道辦,基本都是街道辦先花了,社區想做事卻沒錢。”
銅陵市民政局副局長王世平將這一現象比喻為“腸梗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