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瘡百孔的油管,傷痕累累的高原
一條可用十二年的原油管道,為何只過三年就發生原油泄漏事故?一個寄望改變陜北石油無序開采的第四大石油公司,為何導致脆弱的黃土高原傷痕累累?
責任編輯:曹海東
延長石油一年漏油十一次,為何屢堵屢漏。
一年不到漏油已高達十一次,這是偶然還是必然?一條可用十二年的原油管道,為何只過三年就發生原油泄漏事故?一個寄望改變陜北石油無序開采的第四大石油公司,為何導致脆弱的黃土高原傷痕累累?
在陜西靖邊縣,這些遍布黃土高原的“磕頭蟲”不僅支撐著中國第四大石油公司的財富夢想,也在一步步加深著高原的創傷。 (南方周末記者 彭利國/圖)
黃土高原再發“漏油”事故
渤海溢油風波未平,黃土高原再起波瀾。
2011年9月3日,陜西延長石油集團(下稱延長石油)下屬的榆林市靖邊采油廠再發原油管道泄漏事故。
延長石油是繼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后的中國第四大石油公司,由陜西省國資委管轄,屬該省最大的國企。
據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當天16時49分,靖邊采油廠安全環保質檢科科長趙培珠接到緊急匯報:采油一大隊11號聯合站附近管道破裂發生漏油事故。作為延長石油集團旗下的22個采油廠之一,靖邊采油廠共有六個采油大隊。
所謂聯合站,是原油管道輸送中的一個中間單位,單井采出的原油不經任何處理通過管道輸送到計量站,然后再輸送到聯合站進行脫水。11號聯合站位于靖邊縣青陽岔鎮。
按照趙培珠向南方周末記者的描述,原油泄漏量很小,事故處置井井有條。“連油帶水也就20(立)方左右。”據其介紹,青陽岔的原油油質不好,含水量高達88%,照此推算,泄漏的純原油不足三立方。這是靖邊采油廠首次公開此次漏油數量。
“所有的漏油都通過污水車回收了。”趙培珠說,甚至還調來了消防車用高壓水槍徹底清洗,再次回收,殘余的廢液則通過吸油氈吸凈。
青陽岔鎮陽坪村村民劉漢福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漏油現場當時有大量的保安,村民并未哄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