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逃出你的肖申克(5)

大腦的“堆砌式”進化帶來了“進化時滯”效應——進化年代較近的大腦模塊和較遠的模塊之間要達成完美溝通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這之前,不同模塊面對同一個問題會做出不一致的決策。

遇見20萬年前的自己

《Synaptic Self》[1]中曾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觀點:由于人的大腦是經過漫長的進化年代“堆積”起來的,也就是說,從爬行動物到哺乳動物到高級靈長類這些進化階段,我們的大腦從只有原始的反射模塊,到擁有初步的情感區域,一直到神奇的具有6層結構的“新皮質” 所支撐的高級認知能力,一步步走來。

這個過程并非上帝預先編程架構好的,而更像是在既有結構上“疊床架屋”,比如,大腦從內到外基本上是按照進化年代來排序的,比如嚙齒類等一些小型哺乳動物的新皮質是光滑的,這是新皮質在進化出高級靈長類之前的樣子,后來為了解決大腦中空間不夠的問題,進化之手發明了大腦皮層溝回,通過這些褶皺,在不增加太多占用面積體積的前提下使得大腦皮層表面積暴漲,正是這些褶皺使得靈長類進化出獨特的高級認知活動,如工作記憶,語言。這種“堆砌式”的進化有它節省和復用的好處(《Kluge》[2]),然而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奇特的“進化時滯”效應——進化年代較近的大腦模塊和較久遠的模塊之間要達成完美溝通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這之前,不同模塊面對同一個問題會做出不一致的決策。

我們的高級認知模塊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很重要,必須提前準備并持之以恒,然而我們內心的另一個小聲音卻在萬般阻撓我們把屁股從床上挪開或者把眼睛從網頁上挪開;我們明明知道賭博、煙酒、犯罪是不對的,然而內心的一個小聲音卻在喋喋不休地催我們動手去做。我們明明知道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不宜多吃,但內心的一個小聲音卻總是慫恿著再吃最后一勺(不禁讓人想起《傀儡人生》)。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很多時候在這個爭端中敗下陣來的,卻是代表更先進生產力的高級認知模塊,更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大多數時候我們的高級認知模塊似乎根本就沒有啟用,而是憑借著本能或直覺“自動駕駛”自己的身體(《Gut Feelings》[3])。

這里的原因是明顯的:設想一下,人類的高級認知模塊是在相對較近的進化年代出現的,然而原始的情感和條件反射模塊,卻在千萬年的進化長河中忠實地保護著我們在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并努力繁衍后代(《Mean Genes》[4]),這些模塊似乎“理應”擁有更強大的力量。

然而,工業時代的到來將人類生存的環境極大的改變了,我們大腦的原始模塊適應的是遠古時期的生活,以采集狩獵為主題的社會構成,這跟現代工業文明相差頗大,舉個例子,我們的社會交往本能令我們非常顧及自己的面子(面子不僅是一個東方文化中的東西, 在全球都存在),面子可以與很多東西關聯——與異性的交往成敗,在對手面前是否挺身而出,在困難的任務面前是否完成得很好。這里的邏輯也是很明顯的:一次糟糕的社會性事件會降低我們的聲譽,在遠古社會,聚居群體較小,成員之間依賴性很高,糟糕的聲譽會導致被賴以生存的群體排擠出去,危機自身的一切,所以我們往往有著不顧一切捍衛自己的面子原始沖動。

《Bounded Rationality》[5]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