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授權刊發:歷史在重演
通過由三類人群所組成的三棱鏡去透視日本當代歷史。這三類人群是:罹難于廣島長崎原爆的受難者,遭受比基尼群島氫彈試驗輻射的犧牲者以及核設備事故的遇難者。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楊海泉
完全出于偶然,地震前一天我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幾天后刊登于《朝日新聞》的晨版。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與我同輩的漁民。1954年,他遭受到由比基尼環礁島氫彈試驗而產生的輻射。第一次聽說他的故事時,我只有19歲。他將余生都投入到抨擊核威懾的謬論及那些擁護者狂妄嘴臉的斗爭中。我在大災難發生的前夜想起了這位漁民,這是一種不祥的預兆嗎?因為他也在與核電站以及其所帶來的危害作著頑強的斗爭。我有一個經長期思索得出的觀點,即通過由三類人群所組成的三棱鏡去透視日本當代歷史。這三類人群是:罹難于廣島長崎原爆的受難者,遭受比基尼群島氫彈試驗輻射的犧牲者以及核設備事故的遇難者。如果透過這些人和事件來審視日本歷史,你就會發現在當下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其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今天,我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