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港蔬菜”真相

目前內地超市的“供港蔬菜”實際上是供港剩余的部分和品相較差的部分,只能叫做‘來自供港蔬菜基地的蔬菜”。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沈念祖

目前內地超市的“供港蔬菜”實際上是供港剩余的部分和品相較差的部分,只能叫做‘來自供港蔬菜基地的蔬菜”。

供港蔬菜的熱銷,其意義更重要的是促使政府、蔬菜企業借鑒供港蔬菜的體系,提高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繼無公害蔬菜、有機蔬菜等之后,一種新的“富貴蔬菜”正在內地風靡——“供港蔬菜”。

2011年中秋節的前一天,廣州麗景灣的業主們無償領取了一包產地為寧夏中衛市的蔬菜。包裝袋上標明了蔬菜的檢測時間、種植基地的土壤和水的SGS檢測報告號碼,這些檢測報告均可在網上查詢。

這些用紙袋包裝的蔬菜市場售價約為20元,其特殊身份是“出口(供港)蔬菜”。負責免費派送的是廣州田鮮貿易有限公司(下稱“田鮮公司”)。

“供港蔬菜”指的是供給香港的蔬菜。早在兩年前,“供港蔬菜”已經進駐廣州超市,但并未引起廣泛關注。2011年以來,內地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供港蔬菜”借勢進入廣州、深圳等地超市,廣受市場追捧。

目前,田鮮公司已計劃在廣州100個高檔小區、別墅群免費派送“供港蔬菜”,通過消費者體驗贏取客戶。和“田鮮公司”一樣,不少供港蔬菜企業已經敏銳捕捉到內銷市場的廣闊前景,正摩拳擦掌拓展內銷渠道,但問題也由此產生。

內銷的“供港蔬菜”魚龍混雜,難辨真假,盡管如此,在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面前,消費者還是對此頗為青睞。 (明鏡/圖)

內銷大生意

“現在內地消費者之所以追捧供港蔬菜,一是因為近年內地發生太多食品安全事故,二是對供港蔬菜的這套體系的信任。”東莞市石碣潤豐國際蔬菜交易中心(下稱“潤豐”)總經理王志明說。

來自云南、寧夏等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