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篡改的“夢想”
品牌營銷和慈善行為并非天敵,但許下諾言,就應履行;阿里巴巴陷入的這場紛爭事關誠信,也折射出民辦公益基金地位之尷尬。
責任編輯:張華 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阿里巴巴打“公益”牌的商業推廣活動引發十萬元捐款紛爭,誰在撒謊?
品牌營銷和慈善行為并非天敵,但許下諾言,就應履行;阿里巴巴陷入的這場紛爭事關誠信,也折射出民辦公益基金地位之尷尬。
葉盈是一家民辦公益基金會的宣傳主管,日常工作本是為所在機構支持的公益項目進行籌款宣傳,可是最近卻得抽出大把精力,為一起針對阿里巴巴下屬公司的訴訟做準備。
她所就職的上海聯勸基金會(又名上海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是“壹基金”之外,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民間公募基金會之一,由民間公益組織恩派(NPI)公益組織發展中心2009年在上海發起成立。
這起訴訟,源于阿里巴巴方面一筆無法兌現的十萬捐款“承諾”。
“一個雞蛋”背后的利益糾葛錯綜復雜。 (南方周末資料圖)
“官辦基金會 不一定看得上眼”
2011年6月,阿里巴巴旗下兩公司阿里云PHPWind和淘寶網聯合運營的網絡社區營銷平臺“淘滿意”,發起了一個名為“夢想秀”的網絡商業推廣活動。
在“淘滿意”平臺上,淘寶賣家可以向淘寶用戶集中發布促銷信息,“淘滿意”的合作網站也可以在各自平臺分享這些信息,并根據導入的買家消費等,獲得傭金收益。
不過,2010年才上線的淘滿意,知名度還不高,現在正處在大力宣傳的階段,這也是“夢想秀”活動的初衷。
根據活動規則,通過淘滿意平臺購物的用戶,可以獲得“許愿”資格——提交一個估值不超過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