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人,好事多磨

從寫劇本開始,《北京好人》就狀況不斷,公演12場,倒有11場像是彩排。演員的功底所限,單弦牌子曲的韻味也經常打折成為荒腔走板,但這一切都無法掩蓋它可以成為一出好戲的核心品質:真誠、銳利。

責任編輯: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楊海泉

主創大半是中老年人的《北京好人》不意成為日前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上最青春的本土作品。

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假借四川為故事發生地敷演出的普適全人類的寓言劇《四川好人》變換成地道的北京腔調,三弦牌子曲貫穿始終。

在東方紅的旋律中,三位神仙下駕故苑,環顧左右,發起感慨:放眼看,街北臟,蟻民吵嚷,街南明亮,富人耍錢;四下望,蟻族挑燈,加班加點,豪門飲酒,面紅耳赤,歌舞正翩翩。

以前的798工廠夜校老師、現在的協防隊員老王跟神仙撞個正著。神仙讓老王幫著找一個過夜的地方,老王舉著小喇叭四處張羅:三位神仙蒞臨我市,一分錢不要可以領回家過夜,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沒人搭茬,只有正在等客的洗頭妹沈黛愿意留神仙一宿。

臨別,神仙贈給好人沈黛三千元,沈黛以此為底本盤下街邊一間雜貨店。沈黛牢記神仙教導,對窮鄰居廣開救濟,卻被逼得難以為繼,只能變身溫州商人隋大,開黑煙廠,把以前被她救濟的游民變成工廠的工人……

“最后的精神貴族”蘇好古正在模擬昆劇里的旦角,蘇好古認為自己穿唐裝、喝普洱、唱昆曲,“為中國人掙足了面子”。 (《北京好人》劇組/供圖)

好人難找

《北京好人》的前身是《杭州好人》。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沈林受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茅威濤的邀請,把《四川好人》改編成越劇。劇本寫好之后,幾年石沉大海。沈林把劇本拿給自己的學生、師妹,在北京社科院工作的高音看。高音覺得劇本很棒,完全可以排演,要演就應該跟北京發生關系,而沈黛由誰來演是一個大問題。

“戲劇學院這幫人想了一圈,沒找到合適的,要么人家有事,要么不可能演我們這種小戲。”高音說。為了把“好人”搬上舞臺,沈林、高音和他們的學妹、舞美設計師歐陽雯成立了“夜貓子工作室”。

在朋友的推薦下,夜貓子一度想讓搖滾樂隊“二手玫瑰”的主唱梁龍演沈黛。梁龍經常以戲謔的女性扮相出現在MTV上。曾以17世紀英國男旦作為論文內容之一,拿下伯明翰大學莎士比亞學院博士的沈林,看過“二手玫瑰”的視頻,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