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10922)
近來“改革”之所以重新作為正面話語呈現,就在于人們越發認識到破除利益集團控制才是真改革。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趙連珍
“朱镕基熱”:深入改革的殷殷期望
《南方都市報》 2011年9月18日 作者:王秀寧
(原文摘編)對于已經卸任的很多中共領導人來說,自己的一生都與整個中國的轉型捆綁在一起,從領導人個人角度記錄下親歷重大事件的細節,非但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也往往是這些領導人自身的愿望。朱镕基在《實錄》中全面回顧了自己領導1990年代中國經濟改革的歷程,可以理解為他對歷史和時代做出的回應。
對于研究者而言,《實錄》的出版,可更精確解讀19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轉型;對于普羅大眾而言,人們可以更近距離看清這位坦蕩直率的前任總理在治國時的影像。
不過,正如有人指出:“中國再掀‘朱镕基熱’,這說明現今的中國民眾期望改革、期望敢于改革、敢于打破利益集團的領導人物出現。”近年來,有關中國改革已死或者改革本身被利益集團綁架的論調并不鮮見。當“官二代”成為一種符號盛行于世的時候,同時意味著民眾已經形成了對當下社會階層板結化、利益集團僵化的普遍認知。換言之,漸成氣候的利益集團偷換了改革的“承諾”,并蠶食著改革的成果,甚至丑化了過去的改革。
近來“改革”之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