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級市的文明“大考”
一天早晨,你從夢中醒來,出門,發現天地煥然一新:小吃攤消失了、包子饅頭不賣了、不少鋪子關張大吉,路旁擺滿鮮花,頭頂紅色橫幅飄揚,每個街頭井然密布警察和穿著紅馬褂的“志愿者”,像是穿越另一個時間隧道,這大概是——創文了。
責任編輯:王剛 實習生 沈念祖
2011年9月,在撤地設市的第13個年頭,和全中國七十多個城市一起,廣安市忐忑地迎來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期末大考
一天早晨,你從夢中醒來,出門,發現天地煥然一新:小吃攤消失了、包子饅頭不賣了、不少鋪子關張大吉,路旁擺滿鮮花,頭頂紅色橫幅飄揚,每個街頭井然密布警察和穿著紅馬褂的“志愿者”,像是穿越另一個時間隧道,這大概是——創文了。
十四屆六中全會以來,“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活動”被提上日程。而今,需要所有政府部門聯動的“創文”,已然是衛生城市、雙擁模范城、生態示范城等諸多城市招牌中,最硬的一塊。 (王建文/CFP/圖)
十四屆六中全會以來,“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活動”被提上日程。而今,需要所有政府部門聯動的“創文”,已然是衛生城市、雙擁模范城、生態示范城等諸多城市招牌中,最硬的一塊。
2011年9月,四川省地級市廣安,在撤地設市的第13個年頭,和全中國七十多個城市一起,忐忑地迎來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期末大考。
文明城市有無標準答案?
夏天快來的時候,住在廣安城南老市場旁的老人鄧育新收到過一張宣傳單,貌似一份問卷調查,其中一項是:
您每周參加文體活動的情況:A、經常參加(每周不少于三次,每次1小時左右)。B、有時參加。C、不參加。參考答案一并放送,選A。
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友情提示:按標準答案填寫,送洗衣粉。輪椅上的鄧育新有點生氣,她八十多歲了,腿腳不便,平時大門都不出,談何活動?
創文的群眾工作,從那時就開始了。
在2011年版的《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里,國檢人員的測評方法主要是三種:材料審核、實地考察、問卷調查。
一位主管精神文明工作的市級宣傳部副部長表示,一次創文,準備的材料幾乎可以堆滿一間十來平米的房間,涵蓋幾年來的工作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