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強硬派當選贊比亞新總統中國將失去贊比亞?

薩塔主張嚴厲對待外國投資者,尤其是中國人。他曾主張“驅逐中國商人”;曾主張沒收中國和其他外國投資者的部分股份分給窮人和本國企業;甚至主張與臺灣“建交”。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徐麗

經過4次失敗,薩塔終于當選贊比亞新總統。

薩塔主張嚴厲對待外國投資者,尤其是中國人。他曾主張“驅逐中國商人”;曾主張沒收中國和其他外國投資者的部分股份分給窮人和本國企業;甚至主張與臺灣“建交”。

薩塔總統的第一項外事活動是在官邸召見中國大使,他沒有指責中國,只是對贊比亞人的工作機會表示了關切。 

贊比亞,一名中國婦女在工廠外的一塊土地上給蔬菜澆水,和她一起干活的是一名贊比亞的工人。絕大多數非洲國家沒有種植蔬菜的傳統,那里的中國人不得不從超市購買價格昂貴的進口蔬菜,自己種植也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CFP/圖)

2011年9月23日,贊比亞迎來了第一位來自“反對黨”的新總統:74歲的邁克爾·薩塔(Michael Sata)。

薩塔的綽號叫“眼鏡蛇”,他當選讓很多中國人心懸了起來。危險緣自他在反腐、保障勞工權益等方面的犀利言辭和強悍作風,更是緣于他長期以來對中國的強硬姿態。這位4次沖擊總統之位終獲成功的老人曾多次嚴厲批評中國“接管”贊比亞的勞動力、“掠奪”贊比亞銅礦資源。此前二次選舉時薩塔曾表示,若當選將驅逐中國商人,將礦山國有化。

他甚至敢于觸碰中國的外交“紅線”,不僅收受臺灣政治獻金,更曾公開聲稱若當選將尋求與臺灣建交。

西方媒體也一度將此次贊比亞大選解讀為中國在贊比亞的“命運之戰”。那么,中國在贊投資者和普通中國人的工作生活將面臨怎樣的變局?被兩國政府長久稱頌為中非友誼樣板的中贊關系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中國,將失去贊比亞嗎?

底層路線的勝利

這是贊比亞首次政黨輪替。執政20年之久、對華友好的“多黨民主運動”(MMD)在選舉中落敗。

MMD候選人、贊比亞前總統班達(Rupiah Banda)以96萬票比115萬票輸給了最大的反對黨“愛國陣線”(PF)候選人薩塔,得票率之比為36.1%比43%。

“我從沒想到PF和薩塔會統治這個國家。”贊比亞第三大黨國家發展聯合黨(UPND)政策與研究局主任Choolwe Beyani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

Beyani說,聲稱為貧苦民眾代言的薩塔當選,不代表人們都熱愛PF。他說:“在贊比亞,人們渴望改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