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剿”南水北調水源地
丹江口庫區屢遭人為侵蝕,一邊是地方政府的發展沖動,一邊是已投資近千億的國家工程,這些環繞庫區違規項目不僅與未來庫區環保標準搶時間,還與南水北調爭地盤。
責任編輯:曹海東 何海寧 實習生 沈念祖
丹江口庫區屢遭人為侵蝕 長江委交戰百億違規項目
水利部長江委動不了的大壩是什么項目?地方政府竭力保護的百億工程是什么背景?這些環繞庫區違規項目不僅與未來庫區環保標準搶時間,還與南水北調爭地盤。
180億元的違規項目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告急!
過去數年,為了“一庫清水送京津”,丹江口庫區34.5萬人移民他鄉,以便水庫面積擴大逾三百平方公里,確保從2014年開始,每年北上送水95億立方米,以解京津之渴。
被界定為“違法工程建設項目”的太極湖大壩正與南水北調賽跑,挺立大壩的背后是地方利益與南水北調這一國家工程的博弈。 (南方周末記者 彭利國/圖)
然而,在這一宏大夢想實現之前,不斷擴容的水庫卻已被庫區地方政府、企業視作搖錢樹。據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環繞丹江口庫區,或為旅游開發大興土木,或為圈水養魚攔汊筑壩,侵占庫容的一幕正在上演。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太極湖項目。
“問道武當山,養生太極湖。”2011年開始,這句廣告語紅遍大江南北。所謂太極湖,正是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后在武當山腳下形成的一片水域,亦為南水北調水源地之一隅,隸屬十堰市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
這個自2008年就開始正式啟動的太極湖生態文化旅游區,定位為“(十堰)市委、市政府搶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機遇打造的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養生度假于一體的生態文化旅游區”。
按照設計,旅游區包括將來成為武當新城的太極湖新區和太極湖旅游區兩大板塊,涉及歌劇院、高檔住宅小區、旅游碼頭、超五星級木屋酒店等在內的180多個項目,概算總投資180億元。
據南方周末記者調查,從2007年開始,開發玄武湖(太極湖的前身)的設想就開始進入地方主政者的日程。然而,玄武湖新區開發后因多種原因擱淺。2008年武當山特區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將現在的太極湖投資有限公司引入特區,原來的玄武湖更名為太極湖,規劃范圍也日漸擴大。
然而,今年,風頭正勁的太極湖項目卻遭當頭棒喝。
2011年3月24日,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