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工業園,藏全國之污?——環保部主管NGO怒揭全國工業園區“七宗罪”
工業園區的污水處理廠相當部分是“過水廠”,“一般都屬于地方政府,很敏感,我們無法介入?!庇行┢髽I甚至揚言要把一年的罰款都提前交了,“這相當于罰款換排污權,違法變合法”。
責任編輯:何海寧 實習生 沈念祖
環評成了“必須且一定能通過,建設到什么程度就驗收到什么程度。”
工業園區的污水處理廠相當部分是“過水廠”,“一般都屬于地方政府,很敏感,我們無法介入。”
有些企業甚至揚言要把一年的罰款都提前交了,“這相當于罰款換排污權,違法變合法”。
(明鏡/圖)
污染“七宗罪”
原本被譽為各地經濟發展引擎的工業園區,部分成了藏污納垢的代名詞。
丑聞不斷,位于大連石化產業園區的PX項目,位于云南陸良縣西橋工業園區的鉻渣污染……提起這些,馬勇感慨萬千,他手里握著一份《關于我國部分工業園區環境問題的調查報告(下稱工業園區報告)》,集納了工業園區重大污染問題,為控污治理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他是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法律中心督察訴訟部部長,常年與“環境訪民”打交道。中華環保聯合會是環保部主管的非政府組織,活躍于民間。
盡管工業園區報告出自這個帶有官方色彩的組織,但是出臺近一年,反饋寥寥,各地污染事故頻發。
這份報告來自馬勇所在的法律中心接手的污染案件。他發覺,越來越多的案子直指工業園區,集中生產變成了集中排污。污染事件引發了眾多群體性事件:江蘇響水縣數萬人因污染謠言雪夜大逃亡;福建江陰工業集中區毒氣外泄導致強烈沖突,幾十名污染受害者被捕,等等。
中華環保聯合會覺得有必要摸清中國工業園區污染的真實狀況,在2010年3月到10月間,馬勇和他的同事調查了八個省的18個工業園區。
調查的結果僅水污染一項就令人驚心:調查樣本中有2個國家級、7個省級工業園區,都或緊鄰重點流域和飲用水源,或居于人口集中區,100%有水污染問題,78%的涉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