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化”、“反西化”還是“現代化”——太平天國、義和團與辛亥革命的比較(中)

洪秀全的宗教偏執,在中外歷史上的神權政治中并不是最極端的。就憑洪秀全晚年越來越極端、越來越走火入魔的焚書禁書,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他真的取清朝而代之,那真的會是中國文化的災難。

責任編輯:劉小磊

帝制興衰:辛亥百年話“傳統”之七

洪秀全的宗教偏執,在中外歷史上的神權政治中并不是最極端的。但他的知識眼界和文化素養太差了,至少比清朝皇帝是明顯不如。就憑洪秀全晚年越來越極端、越來越走火入魔的焚書禁書,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他真的取清朝而代之,那真的會是中國文化的災難——但也絕不會是“西方文化”的福音

太平天國的基督教狂熱和義和團的反基督教狂熱,“文化”方向似乎相反,制度土壤卻大體一致。義和團“奉旨造反”,大鬧京師,不僅反“ 洋教”,而且對戊戌維新反攻倒算。圖為義和團團民。

中世紀式的“西化”與秦始皇式的焚書

文化傳播層面的“西化”與制度進步層面的“現代化”雖有聯系,畢竟絕不是一回事。近代中國歷史的基本趨勢是制度進步,而不是文化更替;是資本主義化,而不是基督教化;是以市場經濟、憲政民主取代傳統帝國的命令經濟和專制政治。單從文化角度講,也應該是從“罷黜百家、獨尊一教”轉向宗教寬容信仰自由。無論是獨尊儒術而禁絕西學,還是獨尊耶教而禁絕四書五經,都同樣是愚昧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太平天國在近代中西交流史上只是個旁生的枝節,并不是主流。因為太平天國盡管比同時的洋務派、后來的維新派、立憲派和革命派都更熱心于基督教(教義很不正統是另一回事,至少你不能說拜上帝教與基督教還沒有儒教與基督教接近吧),但是太平天國沒有為中國的資本主義化做任何事。這正如極端敵視基督教的義和團也沒有為儒家文化做任何貢獻一樣。太平天國的基督教狂熱和義和團的反基督教狂熱,“文化”方向似乎相反,制度土壤卻大體一致。

可以說,太平天國經濟的保守和政治的專制都比清朝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說這因為是戰時狀態可以不論,那么天朝的文化管制更是空前絕后的,可以說比歷史上以焚書坑儒鉗制言論著名的秦始皇還要專制得多。它從金田起兵時就對除拜上帝教以外的一切“異端邪說”,包括中國傳統的儒家典籍實行封禁焚毀政策,一路焚書砸廟直到南京,定都天京后更實行了“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制度,由官方刊印若干書籍對民眾進行灌輸宣傳,每年印行若干種,每種都附有“旨準頒行詔書總目”。按最晚一本書的總目計,“旨準頒行詔書”總共出了29種。此外太平天國末期又出了《資政新篇》等書,由于不再附有“總目”而不詳總數,但已發現的有10種,連同以上29種,加上可能湮沒不為人知的,太平天國在存在的14年中,總共出書不會超過50種。

這些書包括基督教圣經新、舊約的改編刪節本,傳統兵家著作刪改的匯編(稱《武略》),每年出版的天朝歷書,天朝自編的童蒙教材《三字經》、《幼學詩》,其他大部分是太平天國的各種典章制度如《太平禮制》、《太平軍目》之類和天父天兄天王的語錄,以及天朝官員撰寫的政論文集如《建天京于金陵論》等,即基本上都是官方政治宣傳品和規章制度類讀物。號稱“旨準頒行詔書”,其實與中國傳統詔書只指皇帝發布的文告不同,由于太平天國認為他們的這些出版物都是宣傳上帝的旨意、天國的真理,所以都叫“詔書”、“天書”,后來的研究者則稱為“太平天國官書”。它們基本上都是字數不多的小冊子,如那本《天朝田畝制度》不過才3000字,相當于今天一短文??梢酝茰y所有這些讀物加起來大約也不到30萬字左右,不過與今天的一本書相當。其中還包括了像“田畝制度”這樣印數極少的“內部讀物”。這幾乎就是皇皇天國14年里的全部“文化”積累,幾千萬天朝臣民只能讀到這點東西。

而對除此而外的豐富文化遺產,它又基本上視為“妖書”,采取拒絕和禁毀的態度。楊秀清還相對開明一點,楊死后,洪秀全的禁書焚書,更加厲害。不僅禁了偶像鬼神,禁了孔孟程朱,禁了諸子百家、經史子集,甚至禁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切,名人不準提,大事不準講,史書不準看,到最后連當年自己為反清而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