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兼聽不同族群的故事

拙文《一個中國,“多史”教育》(見2011年9月1日南方周末《自由談》)發表后,引起了一些讀者的擔憂。他們提出“多史”教育不但無助于消弭族群界限,反而會加深各“少數民族”的“民族意識”,造成更大的隔閡與分裂?!皻v史”也許確實可以制造族群的對立,但“更多的歷史”會幫助我們消除這種隔膜和緊張。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趙振江

“歷史”也許確實可以制造族群的對立,但“更多的歷史”會幫助我們消除這種隔膜和緊張

拙文《一個中國,“多史”教育》(見2011年9月1日南方周末《自由談》)發表后,引起了一些讀者的擔憂。他們提出,中國的當務之急是增進國內各族群融合,強化“中華民族”的大認同,“多史”教育不但無助于消弭族群界限,反而會加深各“少數民族”的“民族意識”,造成更大的隔閡與分裂。顯然,他們的立場絕不是狹隘的“大漢族主義”,立意和目標皆與拙文有相近處,故有特別回應的必要。

首先要說明的是,拙文采用的是“族群”一詞,而很多讀者似乎都理解成了“民族”。就本文探討的問題來說,這兩個概念的意義是不同的:“民族”乃是20世紀中國“民族識別”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