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共和,是推動辛亥革命發生的動力
共和,共和!這是晚清以降志士仁人的口頭禪。這是區別中國近代與古代的分水嶺。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共和,共和!這是晚清以降志士仁人的口頭禪。這是區別中國近代與古代的分水嶺。這是許多英勇志士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的崇高理念。這是推翻中國數千年皇帝專制政治的結果。
中國處在封建皇帝專制政治下,自秦始皇以來,已經兩千年。這是世界上發展最成熟的封建制度,這個制度曾經創造了中國中古社會發展的高度輝煌,17世紀以后,由于停滯不前,變成拖著中國社會發展后腿的痼疾。鴉片戰爭以后,這個制度的腐朽、沒落,通過一系列事件,已經暴露無遺了。
張海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長)
如果說1842年的《南京條約》是中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的開始,那么,1901年的《辛丑條約》則標志著這種社會形態的確立?!缎脸髼l約》是所有不平等條約中最嚴重的一個條約。這個條約保住了慈禧太后和封建王朝的統治地位,實際上是帝國主義直接瓜分中國的一個替代條約。它對中國國家和人民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
首先影響到國家的政治地位。辛丑以前,列強雖然嚴重侵害了中國的主權,但尚未在中國領土合法駐軍?!缎脸髼l約》規定,外國軍隊得駐扎于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