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資源被精英獨占——委內瑞拉的經驗與教訓
在查韋斯上臺之前,70%的委內瑞拉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為什么這個石油富國會有這么多窮人呢?謎底深藏在石油財富誘發的腐敗之中。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劉紫云
石油富國窮人多
一邊是石油暴富者,另一邊是非石油的失業者。
在查韋斯上臺之前,70%的委內瑞拉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為什么這個石油富國會有這么多窮人呢?謎底深藏在石油財富誘發的腐敗之中。
1912年,委內瑞拉的第一口油井開發了,此后,石油給委內瑞拉帶來了滾滾金錢,也帶來了貧富懸殊和貪污腐敗。
石油讓委內瑞拉經濟陷入了“荷蘭病”。該病有兩大癥狀:一是非石油行業的萎縮,二是通貨膨脹。非石油行業的萎縮造成了大量失業,這些失業者很難進入石油產業,因為石油是資本密集型行業,能吸納的就業很少。于是,一邊是石油暴富者,另一邊是非石油的失業者,通貨膨脹更給窮人雪上加霜,使他們陷入赤貧。
同時,石油收入在政治上造就了一個龐大的相關利益集團,他們成為委內瑞拉的政治經濟精英的核心,主宰石油工業,也主宰政府。他們和貧困的民眾形成了不能溝通、沒有共識的兩個階級。當石油價格高漲時,獨占石油資源的精英獨吞高價帶來的利益,不把石油收入用于減少貧困人口;而當石油價格下跌時,他們卻利用手中的權力,把跌價引起的問題轉嫁給無權的平民,使更多的人淪落到貧困大軍之中。正因如此,委內瑞拉才會有這么多窮人。
石油給委內瑞拉帶來了滾滾金錢,也帶來了貧富懸殊和貪污腐敗。圖為委內瑞拉街頭漫畫。 (作者/供圖)
玻利瓦爾:比美國更激進的民權追求
他要讓所有公民都享有自由平等的權利,不分種族和階級。他廢除了奴隸制,讓黑人、印第安人、混血族裔都享有和白人同樣的權利。
查韋斯出生于1950年代中期,他的父母是鄉鎮學校教師。若在一個收入分配比較平均的社會,教師多數可以成為中產階級。但在委內瑞拉,查韋斯的父母和社會中的大多數人一樣,住在破爛的陋屋中,墻壁是爛泥土坯的,房頂是棕櫚樹葉的,生活很貧困。而在社會的另一極,富人們住著豪宅別墅,過著堆金積玉的生活,窮人們可以從電視上看到那里的奢華,看到一個高不可攀的世界。
在查韋斯成長的環境里,他強烈地感受到人們渴望改變被剝奪狀態的呼聲和要求。獨立戰爭英雄玻利瓦爾是人們盼望的對象,人們常?;孟氩@郀枙俅蝸淼饺碎g,解放被剝奪者,改變這個不公平的世界。查韋斯從小醉心于解放者玻利瓦爾的故事,他讀了無數有關玻利瓦爾的書籍,深受玻利瓦爾的影響。
玻利瓦爾出身于當時美洲新大陸上最富有的西班牙貴族家庭之一,幼年時父母去世,在舅舅和家庭教師的家里長大,二十一歲正式繼承了巨額財產,成為新大陸數一數二的富豪。但他死時卻一貧如洗,他的財產并不是在紈绔子弟的奢侈消費中揮霍掉的,而是被他追求的一個夢想所耗竭。這個夢想是:解放拉丁美洲,成立一個強大的、自由的拉丁美洲合眾國。
在委內瑞拉可以聽到玻利瓦爾的各種故事,有羅曼史,更有他的卓越戰績。譬如他翻越安第斯山、攻打波哥大(Bogota)的壯舉,那是在世界軍事史上可圈可點的一次戰役。1819年,委內瑞拉的獨立戰爭處于僵持狀態,玻利瓦爾構想了一個突破僵局的軍事行動計劃:他要翻越安第斯山去攻打西班牙軍事力量薄弱的哥倫比亞,決定在雨季中穿過洪水泛濫的平原,再翻越高聳的安第斯山,出其不意地抵達哥倫比亞。玻利瓦爾帶領他的軍隊,在熱帶風暴的瓢潑大雨中急行軍,到處是齊腰深的滔滔洪水,舉目是彌漫滯重的濃霧,無數的螞蟥和寄生蟲襲擊著他們,渾身的肌膚被咬得血肉模糊。
他們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安第斯山腳下,又面臨一個更大的挑戰。這里有三個隘口可以翻越山脊,玻
利瓦爾選擇了最高的一個。這個隘口海拔4000米,如同喜馬拉雅山。玻利瓦爾的選擇是基于軍事因素的考慮,因為這個隘口太高,敵人自信不會有軍隊要從這里穿越,所以沒有設防。玻利瓦爾的決定使一些將軍卻步,他們認為如此翻越要付出的犧牲太大。玻利瓦爾執著堅定,帶領追隨者踏上登峰之路。他們剛剛走出熱帶暴雨,沒有御寒的衣服;他們剛經過漫長急行軍,耗盡了糧草和體力。翻越安第斯山的艱苦卓絕難以想象。為了充饑,他們宰殺了所有戰馬和馱畜,高寒地區沒有柴草,只好吃生肉。隨著海拔的升高,高山反應越來越強烈,許多人喪生。一路上,他們留下無數尸體,但終于堅韌不拔地抵達了哥倫比亞。
西班牙軍隊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人如此翻越安第斯山來襲擊哥倫比亞,玻利瓦爾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