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法蘭克福書展
書展主席尤根·博斯說,“在數字時代,傳統的線性價值鏈正在相互融合,成為一個多維度的‘價值空間’。面對如此巨大的變革,不同行業專業人士需要交換意見、補充新知、互相啟發、建立聯系。法蘭克福書展希望能夠提供這樣一個平臺?!?/blockquote>法蘭克福書展從10月12日持續到16日,來自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500家展商參展。今年書展的主賓國為冰島。
2011年書展以“再思考、再出發”為主題,通過數千場活動,深度探索數字化與多媒體融合帶來的多層次產業變革,眺望圖書業乃至整個創意產業的未來。
2011年的書展共有11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7500家展商參與,規?;九c2010年持平。北歐國家冰島是2011年的主賓國。中國約有200家出版單位參展,比2010年略有增加。
法蘭克福書展最早可追溯至500多年前。當時,德國人約翰·古登堡發明了在歐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鉛合金活字印刷術,直接推動了西方出版業的興起。1949年,德國舉辦了首屆現代意義上的法蘭克福書展。博斯說,法蘭克福書展每年都會有亮點或有所創新。如今,一年一度的法蘭克福書展已成為圖書出版業界人士的重要聚集地,每年吸引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萬左右專業人士共聚一堂,相互交流、學習。
2009年,中國作為法蘭克福書展的主賓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圖書出版業的發展和市場以及中國文化的魅力。法蘭克福書展主席尤根·博斯說,中國當時利用擔當主賓國的機會在法蘭克福建立了很多國際聯系,這些聯系帶來了中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雙向”貿易和互動;按他的說法,思想的交流正“呈現指數性增長”。
博斯在書展前發表聲明說,過去幾年,人們開始將傳統出版業與新興數字媒介結合,進行了不少嘗試。如今實驗階段已宣告結束,整個行業開始關注切實可行的商業戰略,以及不同創意產業之間互相融合的真實狀況。“在數字時代,傳統的線性價值鏈正在相互融合,成為一個多維度的‘價值空間’。面對如此巨大的變革,不同行業專業人士需要交換意見、補充新知、互相啟發、建立聯系。法蘭克福書展希望能夠提供這樣一個平臺。”雖然專門為數字閱讀舉辦了了“法蘭克福學院”和“法蘭克?;鸹?rdquo;兩個板塊,但博斯同時也再三強調,法蘭克福書展沒有在數字化大潮下丟掉自己的“魂”,那就是書和內容。他說:“我們是一個關于內容的博覽會。內容是最初始的原料,它不僅被提供給出版業,還被輸送給影視、游戲等其他創意產業。沒有內容,所謂新技術將無用武之地。”
2011法蘭克福書展
Bastei Luebbe出版商展出德國模特、歌手、電視明星達妮埃拉·卡岑貝格爾(Daniela Katzenberger)的作品《Sei Schlau, Stell Dich Dumm》。
一名男士在Dorling Kindersley出版商展位為樂高積木拼插的“星球戰士”模型拍照。
Droemer Knaur出版社的人員正在圓弧形書架上擺放書籍。
一名女士經過Dorling Kindersley出版商展位。
Sauerlaender出版商展區內一名女士將書籍擺置在書架上。
網絡編輯:mer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