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陪我們的父親母親
當你在外面打拼社交,是誰在陪你的父親母親?你有同事聚餐,有同學聚會,有QQ空間,有微博關注,但你知不知道,你的父母親早晨怎樣去的菜市場,下午怎樣收拾房間,他們找誰聊天,向誰傾訴?
責任編輯:蔡軍劍
你的父母親早晨怎樣去的菜市場,下午怎樣收拾房間,他們找誰聊天,向誰傾訴
到了重陽節,敬老的新聞就多了起來。其中最為鼓舞人心的是,北京市宣布從2011年起,凡95歲以上老人看病,均100%報銷。這一惠民措施,帶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鼓勵那些今天還享受不到這一政策陽光的人,為了實現看病家庭一分不掏的遠大理想,無論如何,都要健健康康活過95歲呀!
早在2010年,全國老齡委也許就意識到,只用“敬老日”已經不足以強調敬老的重要性了,非得用“敬老月”這一劑猛藥才行。我卻忍不住促狹地想:一年一天不夠用,一年三十天就夠了嗎?而又有誰最有可能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關心”老年人呢?
非常抱歉,我首先想到的,卻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