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三峽”擱置 中資折戟緬甸?——南方周末記者親歷密松水電站追溯大壩停建曲折

中國最大的海外水電投資項目面臨擱淺,雖然突如其來,但是背后隱藏的積怨卻由來已久,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水電開發是經濟問題,在緬甸卻是政治矛盾。

責任編輯:何海寧 實習生 沈念祖

中國最大的海外水電投資項目面臨擱淺,雖然突如其來,但是背后隱藏的積怨卻由來已久,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水電開發是經濟問題,在緬甸卻是政治矛盾。東南亞,這片中資企業的探險樂園,同時隨著12名中國船員遇難的噩耗傳來,面臨歷史關鍵拐點。

密松水電站一處移民村,雖然擁有兩層閣樓,但移民與中國一樣面臨生計和權益保障問題。 (南方周末記者 曹海東/圖)

突如其來的擱置令

中國目前最大的海外水電投資項目——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水電項目——正面臨全面停建的風險。

最初的指令來自2011年國慶節的前一天。當日,緬甸聯邦議會宣布,在總統吳登盛任期內,政府將擱置一項由中緬兩國合作興建的有爭議水電工程——密松電站。

密松電站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中電投在緬甸計劃開發的七級水電站中最大一級電站,投資36億美元,于2009年開建。

此前,中電投已與緬甸政府簽署協議,將開發緬甸最大的河流——伊洛瓦底江。按照規劃,伊洛瓦底江水電項目規劃裝機2000萬千瓦,建設工期15年,堪稱“海外三峽”。目前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

消息一經傳出,各方均感意外。中國在緬甸投資水電、礦產、石油管道等能源資源項目,一定程度上,緬甸已成中國能源的橋頭堡。水電開發受阻,顯然會引發中國政府對其它能源開發項目政治風險的擔憂。

針對密松電站,外界一直有爭議,包括水庫誘發地震、施工技術是否先進等,就連2011年伊洛瓦底江水位并不高也引發了緬甸人恐慌。他們將此歸咎于已完工的水壩前期工程,擔心“以前坐船過江,以后坐摩托車過江”。

盡管如此,項目還遠未到擱置的地步。電站合作方之一的中電投總經理陸啟洲一再表示“非常震驚”“不得其解”,因為之前,“緬方沒有就擱置意向向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