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頭牌”破產記:中華網并購之路未能走通

作為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紅色互聯網公司”,中華網曾風光一時,但是它那僅僅依靠并購驅動的商業模式,終于走到了盡頭。它的興起與沒落,值得當下互聯網公司玩味。

責任編輯:張華 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作為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紅色互聯網公司”,中華網曾風光一時,但是它那僅僅依靠并購驅動的商業模式,終于走到了盡頭。它的興起與沒落,值得當下互聯網公司玩味。

美國當地時間2011年10月5日,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一家代碼為“CHINA”的中國概念股半日內市值縮水超過一半,股價暴跌至0.42美元,遭遇停牌。此前,這家公司向亞特蘭大破產法庭申請了破產保護。

消息傳至,中國互聯網界一片嘩然。

這家全稱為“中華網投資集團”的公司早已從業界視野中淡出多年,但人們似乎并未忘記,12年前其前身“中華網”作為中國互聯網海外上市第一股,受到資本市場狂熱追捧。登陸納斯達克次年,股價飆升至220.3美元,市值超過50億美元。

仍然夢想著東山再起的中華網投資集團顯然早已力不從心。缺乏自主造血功能、幾乎完全依靠并購驅動的商業模式,最終將這家公司逼向窮途末路。

并購未必是條不歸路,但中華網方向不明卻一意孤行,最后革了自己的命 (東方IC/圖)

最后一根稻草

5年前的一張“對賭協議”成為壓垮中華網投資集團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6年11月,中華網投資集團向12家機構投資者發債融資用于收購一系列軟件、游戲公司,代價是承諾旗下子公司中華網軟件及中華網游戲于2009年11月13日前完成IPO。

這一次,中華網投資集團 CEO葉克勇失算了——中華網軟件于2009年8月登陸納斯達克,而中華網游戲最終上市未果。

法院裁定中華網投資集團必須償還美國一家對沖基金6540萬美元債款。而中華網投資集團財報顯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華網投資集團所持現金約為9180萬美元,上半年凈虧損2.39億美元。

六千多萬美元索賠金額最終將中華網投資集團押向破產懸崖。葉克勇也許從未想過,這家由自己一手打造、一路收購狂飆突進的明星公司,最后會倒在資本運作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