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技術”——華銳風電“間諜門”調查

一家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大的風機整機制造商——華銳風電,一家是曾靠出售風機設計許可證和電力電子模塊為主的設備制造商——美國超導,因為一起風機知識產權糾紛,不顧情面迅速翻臉。為何親密戰友會反目成仇,甚至對簿公堂?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沈念祖

華銳風電、美國超導、大連國通核心當事人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還原華銳風電“間諜門”原委

一家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大的風機整機制造商——華銳風電,一家是曾靠出售風機設計許可證和電力電子模塊為主的設備制造商——美國超導,因為一起風機知識產權糾紛,不顧情面迅速翻臉。為何親密戰友會反目成仇,甚至對簿公堂?在中國風電產業高速發展,風電核心技術并未完全突破、中國與美國歐盟新能源貿易摩擦越來越多的今天,這樣一起糾紛對中國風電行業的警示意義不言而喻。 

華銳、超導的風電知識產權大戰,將會成為中國風電發展的一個標志事件。 (勾犇/圖)

性、金錢、大盜?

當能源分析師Lou Schwartz第一次聽說美國超導(以下簡稱超導)和華銳風電(以下簡稱華銳)要對簿公堂之時,不禁有些懷舊。

那是2008年,超導打算把自己一半的電子器件賣給華銳,華爾街還沒聽過這個陌生的中國名字,更不相信中國能建起地球上聞所未聞的風電裝機規模。

然而,短短五六年,華銳從“買圖紙、造風機”起步,已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大的風機整機制造商,而超導則搭上中國順風車,從出售風機設計許可證和電力電子模塊的小公司,一舉成為華銳風機核心部件變頻器的唯一供應商。

不過三年,決勝華爾街的故事就變了味。

2011年7月1日,38歲的超導子公司Windtec系統集成員Dejan Karabrasevic在奧地利克拉根福被捕,被控向華銳出售了部分超導公司電控系統的“C12 1.4.3”代碼,以幫助華銳在1.5兆瓦風機上加裝低壓穿越功能(LVRT),滿足草擬中的中國新電網接入標準。

2011年9月23日,奧地利克拉根福地方法院宣判,Dejan商業間諜罪名成立,入獄一年、緩期兩年執行。

記者查閱克拉根福的法庭證詞發現,證詞提及除了1.5萬歐元的“酬勞”,華銳還給Dejan提供了一份價值170萬美元的雇傭合同,包括車、公寓,以及含糊其詞的“女性角色出面說服”。

這份證詞給媒體提供了無限的遐想——美國《福布斯》雜志則直接用了《新能源、中國模式:性、現金與偷盜技術》的大標題。

此案一出,華銳和超導的蜜月轉為對決。

其實在此案判決之前的9月15日,超導CEO Daniel McGahn就曾召開新聞發布會,稱超導的變頻器和電控系統的加密十分成功,&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