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FDA,在中國OUT了?
2008年11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中國北京開設了首個海外辦事處。對于這個美國政府的派出機構,中國民眾最關心的是它能有助于提升餐桌安全,出口企業最關心能否借助它更便利地融入美國市場。然而,三年過去了。FDA似乎沒能滿足中國人和企業的關心。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徐麗
2008年11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中國北京開設了首個海外辦事處。對于這個美國政府的派出機構,中國民眾最關心的是它能有助于提升餐桌安全,出口企業最關心能否借助它更便利地融入美國市場。
然而,三年過去了。FDA似乎沒能滿足中國人和企業的關心。那么,FDA的存在于中國人是否有價值?他們是如何工作的?美國標準為什么無法體現在中國的餐桌上?2011年9月,南方周末采訪了FDA辦事處在中國舉辦首個食品安全培訓,試圖上述問題進行回答。
2011年9月20日,站在湛江市海濱賓館畔海樓二樓會議室里,50歲的美國人孔瑟點開一張PPT對比圖,兩張圖都是一個人在飲用一杯漂著排泄物的水,區別是一幅標明“已煮開”,另一幅“未煮開”??咨嬖V在座的中國人,“兩者同樣惡心。”
這是FDA在中國設立海外辦事處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辦食品安全方面的專業性培訓。此次培訓主要針對水產品養殖、出口企業。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養殖水產品出口國,美國則是最大的養殖水產品進口國,而美國進口的水產品近一半來自中國。
孔瑟是參與此次培訓的三名FDA專家之一。他曾在東南亞某國的養殖場,發現廁被建在養殖場上,排泄物直接入塘。通過那張PPT,他想告訴聽講的中國官員和企業,這不符合FDA規定的水產品生產控制流程,如果你希望向美國出口水產品,就不要這么做。不過,他那張PPT明顯讓很多人感覺胃部不適。
事實上,讓中方受訓人員“不適”的不只是那張PPT。據南方周末了解,中方許多受訓人員感到FDA的培訓內容對中國企業早已過時,并未考慮中國企業產品出口美國遇到的現實問題。
美國舊金山,漁民正在搬運剛剛打撈上來的太平洋大螃蟹。 (Justin Sullivan/CFP/圖)
“雞同鴨講”
這是一場“美式”培訓。受訓的中國官員和企業代表仿佛來自不發達國家的“小學生”,3天時間,每天從上午8:30至下午6:00,除了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