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危局:誰制造了擊鼓傳“錢”?
誰制造了雙軌利率,使那些有本事從銀行拿到便宜錢的人能去市場“倒賣”? 誰搶著借錢給大企業,刺激其不斷擴張,并形成一條只需利息潤滑就能運轉的資金鏈?誰將資金驅趕入黑市,玩起擊鼓傳“錢”?誰在這條日益緊繃的鏈條上放下最后一根稻草?
責任編輯:鄧謹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誰制造了雙軌利率,使那些有本事從銀行拿到便宜錢的人能去市場“倒賣”? 誰搶著借錢給大企業,刺激其不斷擴張,并形成一條只需利息潤滑就能運轉的資金鏈?誰將資金驅趕入黑市,玩起擊鼓傳“錢”?誰在這條日益緊繃的鏈條上放下最后一根稻草?
在這場資金狂歡中,無論得利者還是失意者,溫州人因其靈敏與貪婪,注定逃不過誘惑,逃不過破滅,逃不過被救助后的下一場輪回,逃不過被無形的手所操控的命運
數千億規模的溫州熱錢仿佛一夜間蒸發了,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溫州專家稱,這是溫州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最困難的一年。 (紅葉/CFP/圖)
如同一場臺風席卷而過,喧囂嘈雜與混亂正在逐漸平息。
2011年10月19日,“跑路”而復歸的浙江信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福林開始擺脫閉門謝客的狀態,約見最親密的幾位朋友,準備為自己的復出做最后的準備。一天之后,這家溫州“跑路潮”中涉及規模最大的制造企業,就要正式復工。
自從10月4日溫家寶總理視察危機中的溫州后,胡福林成了溫州市政府扶持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在10月14日溫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動員大會后,一場名為“雙百”行動的大規模扶持企業措施正在推出。“要充分發揮政府、銀行、企業、民間等各方面的作用,齊心協力落實維護經濟金融秩序穩定的一攬子措施。”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號召說。
但危機留下的蕭瑟依然清晰可見??諘绲膹S區、緊鎖的廠門,車間里散落一地的器具原料,三三兩兩留守的看守人員,昔日繁華的龍灣區永強片已被危機洗劫一空,制造業已不復當年風采。而尚未出逃的“老高”(溫州人對高利貸業者的謔稱)們一邊東躲西藏,一邊依然緊緊捂緊自己的口袋。
數千億規模的溫州熱錢仿佛一夜間蒸發了。“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家私人錢莊老板、溫州方興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培林說,“大家只想著收錢,沒有人愿意再借錢。”
“這是溫州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最困難的一年。”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如此形容。
導火索:拆違章建筑拆出資金鏈危局?
溫州史上最大規模的拆除違章建筑行動,讓許多企業突然陷入貸款絕境,無意間在原來的運轉鏈條上壓上要命的那根稻草
羅馬并非一夜建成,溫州的危機也潛伏已久。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壓垮溫州企業金融鏈條的最后一根稻草,很有可能來自一項極受當地市民歡迎的善政“拆違”工程。
改革三十多年來,溫州企業搭建違章建筑辦廠早已成了習慣。數據顯示,僅在溫州主城區鹿城區,其違章建筑的面積就占到1/7。2011年,為了清理此種惡疾,為轉型升級提供更好環境,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在全市范圍內實行了被媒體稱之為“史上最大規模的”拆違行動。
在人情盛行的溫州,為了保證拆違能順利推進,陳德榮要求把拆違工作與企業用電、房屋產權登記、信用評定等結合起來,形成強大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