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票與革命

盡管每個王朝的更替都有其各自的原因,但幾千年來,貨幣的軌跡已成為一國興衰、存亡的預兆。而最近攪亂整個世界的歐債、美債危機,則是最新的案例。

責任編輯:鄧謹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金融與國運,一脈相牽。

古今中外的歷史,無數次證明了這一定律。尤其是進入現代,金融越來越成為一國經濟運行的核心,金融能力是籌資能力,更是配置資源的“將錢花到刀刃上”的能力——這正是一國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千百年來,金融如何深刻影響經濟興衰?它與政治、與革命之間有著怎樣的恩怨,什么力量在隱秘操縱一國的繁榮或癲狂?南方周末金融版特刊出“金融與國家”系列,從歷史的密碼中為今天尋找提示。 

1949年5月,在金元券急劇貶值時,新疆省銀行發行了面額為六十億元(合金圓券一萬元)的大幣,是世界上面額最大的紙幣之一,在當時只能買幾十顆大米。 (資料圖)

鈔票與革命,在幾千年間一直是一對孿生兄弟。

從宋代出現紙幣——“交子”開始,歷史無數次上演了邏輯相同的故事,而失敗的總是無法嚴格對鈔票執行紀律的那一方。

宋代發行“交子”最初幾十年中,專門設了個機構叫“交子務”控制交子發行,每次發鈔都設有“鈔本”——一定量的金銀,相當于準備金。但到后來,隨著與鄰邦金、西夏等連年交戰,宋朝政府便開始不顧“鈔本”大量發鈔,每年發行紙鈔相當于此前的五六百倍。

從那時開始,人類終于發現了發鈔這個解決軍費與建設等花錢問題的“魔方”。在此之前,每當朝廷沒錢用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