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辛亥百年成開啟中日新時代的契機

在中日建交即將40周年之際,我們更應該深思,如何在包括日本、中國和臺灣地區在內的亞洲范圍內,構筑起亞洲人共通的理想和價值觀,重新考慮如何面對和處理一系列棘手的難題。

一百年前的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大清帝國被打倒,中國幾千年的王朝體制走向終結,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由此誕生。孫中山的畢生理想即為實現“民族、民權、民生”,但最終留下“革命尚未成功”的遺言而含恨離去。

百年滄桑,孫中山一手創建的國民黨丟掉了大陸政權,敗退至臺灣一隅。在臺灣繼續維持了40多年的白色統治后,最終邁出歷史性的關鍵一步,開放黨禁、報禁、言禁,帶領臺灣逐步實現了民主化改革,在2000年遭遇政權更替后,于2008年重新上臺執政。如今的國民黨背負著白色統治所遺留的巨大的歷史包袱,喊出“人民最大”的口號,而言論自由上的充分保障,甚至讓在野黨喊出“生在大陸的孫中山和臺灣沒有絲毫關系!”

而在中國大陸,以孫中山“三民主義”路線“最忠實的繼承者”自居的領導者,在引領中國經濟逐步崛起的同時,離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尤其是民主體制下的“民權”以及權力分立的主張還相去甚遠,更離實現真正的“民主共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然而,回眸辛亥百年,我們不能忘記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角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