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怎樣的占領哦——直擊“占領華爾街”運動大本營

在“占領華爾街”的熱鬧中,中國人看到了反對金融寡頭、反對銀行家,看到了警察逮捕示威者……但對于美國人而言,這還是一場正high的大party。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徐麗

在“占領華爾街”的熱鬧中,中國人看到了反對金融寡頭、反對銀行家,看到了警察逮捕示威者……但對于美國人而言,這還是一場正high的大party。

“占領華爾街”運動正四處蔓延。圖為美國華盛頓,抗議者們在自由廣場搭建帳篷。 (Mark Wilson?CFP/圖)

加拿大女孩莎莉“占領”華爾街已經16天,她大老遠自己掏腰包空降美國紐約搞街頭運動,原因聽上去既簡單又好笑。

她的一個美國朋友購買去加利福尼亞的機票,借用莎莉的卡付了款。結果睡過了頭沒趕上飛機,在機場改簽發現票價竟然貴了三倍。他很不開心,于是遷怒于美國金融系統?;氐郊?,一看到Facebook上有人在“占領華爾街”,就拉上莎莉一起來了。

2011年10月16日晚,在緊鄰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祖科蒂公園里,像莎莉這樣的年輕人遍地都是。一塊塑料布,一張床單,一個毛毯,一床被子,再加上兩層帆布,這就是“占領者”的陣地。

這些物品全都來自捐贈,大多數都是二手的,有些還有怪味。任何人都可以免費領取物資劃出一塊地睡覺,但那些看上去圖熱鬧的則必須接受考驗。當記者到“安撫組”要求領取睡眠物品時,就明顯被當成圖熱鬧的人。一個志愿者指指旁邊一堆臟亂的物品說,“把它們整理好”。襪子、毛巾、手套、衣服……還有避孕套,都需要分類放置。半個多小時里,記者收拾這堆東西的時候,不時有人來領取物資。“安撫組”似乎就是負責發放生活物資的。

在“占領華爾街”示威行動的大本營里,長期聚集著上千人,所有人的吃飯、睡覺、穿衣、醫療……并沒有專門的機構負責,而是靠志愿者組成的各類小組維系運轉。至于小組的建立更是隨意,只要一個人高喊一聲,“我要成立一個小組”,他很快就會變成“占領軍”的小頭目。

“戰地小組”在行動

莎莉是醫療組的志愿者,這個組可不是“誰想參加就能參加的”,至少需要一點點醫療背景,比如莎莉就是一個按摩師。

波蘭裔老太太米拉,是醫療組中的專業醫生。她是全職大夫,已經有30年從業經歷。一件米色風衣,優雅氣質跟周圍邋遢的年輕人有點格格不入。由于白天要上班,米拉只能在下午四點半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