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著降價,搶著買房——樓市拐點時刻?

一個個樓盤降價,一次次老業主砸盤,都在傳遞著一個強烈的信號——樓市降價潮已難以阻擋。
本輪降價集中于郊區、中低端等此前的“泡沫”區域,而率先降價者——幅度最大的在20%左右——都收獲了今年罕見的紅火銷售。

責任編輯:顧策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一個個樓盤降價,一次次老業主砸盤,都在傳遞著一個強烈的信號——樓市降價潮已難以阻擋。

降價,是為了爭搶“能買房的人”——有資格、能力、意愿買房的人。誰搶到了為數并不多的這群人,誰就有了更厚的御寒棉衣。

本輪降價集中于郊區、中低端等此前的“泡沫”區域,而率先降價者——幅度最大的在20%左右——都收獲了今年罕見的紅火銷售。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延續了一年半時間、層層加碼又嚴厲無比的樓市調控,終于讓房價堅冰動搖起來。

上周末,在房價最貴最堅挺的上海,接連三個樓盤因為大幅降價而被老業主圍攻。它們的降幅都超過了20%,并且開發商都實力不菲,全國銷量排名前十。

最保守的國家統計局數據也在提供佐證——連續三個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指數,沒再上漲。在漫長的本輪調控中,這是第一次。

本輪調控始于2010年4月14日,中央政府開始在慣用的金融調控工具之上,疊加了行政手段,并且層層加碼,從限貸到限購,從一線城市擴展到全國,組合出了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周期。

調控的時間之長和力度之大,都超出了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的預期,“否則我就不會在2009年買那么多地了。”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一則銀監會調查綠城信托產品的消息,曾讓他在上個月陷入一場“資金鏈緊張”的輿論危機。

調控周期的前半段,包括綠城在內的開發商其實過得算滋潤,行業老大萬科還在2010年實現了千億突破。加上仍然上行的價格和時不時的小回暖,民眾依然對調控滿腹懷疑。

但現在,不論是開發商,還是消費者,都開始相信,降價潮并非不可能出現。

2011 年10 月25 日深夜11 時,中海御景熙岸緊急售房,開盤引來近千名業主購房。據一位傍晚來的購房者介紹,此次開盤共400 套,開盤房價由原來的23500 元/平米直降6000元。一名正在等待叫號的購房者戲稱,這不叫買房,叫“偷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