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委回應打車難
針對乘客打車時遇到拒載情況,北京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李曉松10月26日表示,交接班不得成為的哥拒載的理由,乘客可就此進行投訴。
針對乘客打車時遇到拒載情況,北京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李曉松10月26日表示,交接班不得成為的哥拒載的理由,乘客可就此進行投訴。
交班為由被拒載可投訴
不少乘客反映,遭遇拒載的理由很多情況下是與司機交接班方向不對。乘客周先生說,有時他跟司機爭論幾句,司機最后來一句“我不認識路”就走了。
新月聯合出租汽車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司機要交接班可暫停運營直接交班,偏要在回去的路上拉一個順道活兒,乘客怎么知道司機順不順路?對于“不順路”而拒載,有出租司機稱,雙班司機交接班時,大多會避開早晚高峰,即使真遇到交接班情況,也可以跟接班司機協調,先送乘客到目的地。
李曉松表示,交接班不得成為的哥拒載的理由,遇這類情況乘客可進行投訴。
應發展電話預約叫車
針對打車難,李曉松認為,五環路內應增加施劃出租車??奎c,尤其是一些醫院、繁華商業區等打車人群密集區應當配套有??奎c,讓出租司機可以合法“趴活兒”。她說,“掃馬路”、“招手即停”等屬于較落后的出租車運營模式,今后應大力發展電話預約叫車業務,這樣既能滿足乘客需求,又可避免出租車空駛,減少道路擁堵。
據報道,北京將建一個覆蓋全市出租車的監控運營平臺,具備行駛路徑查詢、安全監控和電話叫車等功能。當接到叫車信息后,平臺可向距離最近的出租車發出信息。該平臺預計明年投入使用。
乘客司機供求信息不對稱有出租司機表示,一方面打車難,一方面好多車空駛,主要是因為乘客與司機供求信息不對稱。很多司機送完乘客,習慣性地駛回自己熟悉的地區“趴活兒”,這勢必造成空駛。此外,出租車司機從業人員構成發生變化,住在遠郊區縣的司機多了,也造成不少司機挑活兒。
據統計,北京市出租車總量多年來維持在6.6萬輛。近年來城市規模、人口出行量持續攀升。目前全市每天3600萬人次出行。其中約190萬人次出行依靠出租車。
新月聯合公司有關負責人說,根據建設部1995年發布施行的《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輛出租車,北京現有規模是每千人3.4輛左右。
增加車輛會加劇擁堵
李曉松說,一座城市的出租車保有量不能因為乘客需求增加而無限制增多。在許多國際大都市,出租車并非通勤工具——紐約出租車總量為1.5萬輛;東京為1.2萬輛;倫敦不足1萬輛。
北京每輛出租車每天大約運行400公里,但空駛率達到30%至40%,嚴重占用道路資源。因此無限制的增加出租車數量,不僅會加劇城市擁堵,且不環保。
空車招手不停難定是否拒載乘客看到有空車駛來,招手示意,空車不停車直接開過。不少乘客抱怨,曾在下雨天遭到如此“冷遇”,甚至一連多輛車經過都不停車。
這種情況是否算拒載?新月聯合出租汽車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相關法規對此種情況并未明確,不好界定。
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給出的拒載界定是,出租車顯示空車標志,得知去向后拒絕,或雖未顯示空車標志,但主動詢問乘客去向,得知去向后拒絕載客等行為均屬于拒載。
新月聯合出租汽車公司該負責人說,“空車招手不停”的情況并非發生在“得知乘客去向”之后,所以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拒載。但在市民看來,“招手不停”就是拒載,也有過類似投訴。
該負責人介紹,他所了解的只有江蘇常州對這種情況有過明確界定,“出租車亮著空車燈在行駛中,乘客招手時出租車駕駛員因觀察前方道路情況,而沒停車的不屬于拒載。”該負責人說,從目前的法規來看,判定“空車招手不停”為拒載和法規的確有沖突,因此多半不會將其列為拒載。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