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者——側記高錕校長

做校長多年,高錕校長并沒有留下什么動聽漂亮的名句。但他是科學家,知道真正的學問真正的人格,要在怎樣的環境才能孕育出來。高校長不曉得說,但曉得做。

責任編輯:劉小磊

做校長多年,高錕校長并沒有留下什么動聽漂亮的名句。但他是科學家,知道真正的學問真正的人格,要在怎樣的環境才能孕育出來。高校長不曉得說,但曉得做。

高錕校長在200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迅即成為媒體焦點。除了高校長在光纖通訊方面的成就,其中最受人關注的,是他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期間和學生的關系,尤其是1993年發生的兩件大事。但觀乎媒體報道,頗多不盡不實之處,部分更近乎傳說。這些傳說,對高校長和學生都不公平。

我當時讀大學三年級,是《中大學生報》校園版編輯,親歷這些事件,而且和高校長做過多次訪問,算是對內情有所了解?,F在熱潮既過,我自覺有責任將當年所見所聞記下來,為歷史留個記錄。更重要的是,18年后,我對高校長的教育理念,有了一點新體會。

被譽為“光纖通訊之父”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高錕。高錕參與創立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學系,并于1987至1996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200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支持學生參與社會事務

我第一次見高錕校長,是1992年8月某個下午,我和學生報其他四位同學去大學行政樓訪問他,一談就是三小時。高校長的粵語不太流利,我們主要用普通話交談。高校長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個率真誠懇、沒官腔很隨和的人。即使我們有時問得直接尖銳,他也沒有回避或帶我們繞圈子,而是直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我還留意到高校長有個習慣,就是喜歡一邊聊天一邊在白紙上畫幾何圖案,愈畫愈多。

那天我們從中大的人文傳統和教育理想談起,說到學制改變、校園規劃、教學評核和通識教育等。最后,我們問高校長是否支持學生參與社會事務。在那個年頭,學生會經常出去示威抗議,有的時候會出現學生在外抗議,校長在內飲宴的場面。校長說他個人很支持學生參與社會事務,但因為他是校長,代表大學,因此不適宜表態。他甚至說:“我很同情你們的許多行為,覺得是年輕人應該做的。但有些人很保守,可能會覺得我不對。如果我不做校長而做教師,那情形就不同。”(《中大三十年》,中大學生會出版,1993,頁15)

那個訪問最后由我執筆,一年后被收進我有份參與編輯的《中大三十年》。中大學生會一向有為學校撰史的傳統,每十年一次,從學生的觀點回顧及檢討大學的發展。書出版后,我寄了本給校長。過不了幾天,他在校園偶然遇到我,說讀了書中我的兩篇文章,一篇寫得好,一篇寫得不太好。我當時有點詫異。一是詫異他會讀我的文章,二是詫異他如此直率,直率得對著這個學生說不喜歡他的文章。我沒有不快,反覺得高校長如此坦白很好??上М敃r人太多,我沒機會問他不喜歡哪一篇及原因是什么。

所謂“范克廉樓文化”

這里要補一筆,談談學生會干事會和學生報。干事會和學生報是中大學生會的核心,是當時惟一需要全校學生一人一票選出來的組織,運作經費來自學生的會費,在組織和財政上完全獨立于校方。學生會總部在學生活動中心范克廉樓,干事會在地庫,學生報在頂層,彼此關系密切,我們慣稱自己為“范記人”。校長所在的行政樓,與范克廉樓一路之隔,并排而立。中大學生會有參與校政和關心社會的傳統,崇尚獨立思考自由批判。我入學時,范克廉樓聚集了大批熱血青年,天天在那里議論國事。除了學生會,中大還有過百計學生團體,包括書院學生會、國是學會、中大社工隊、青年文學獎、綠色天地等。這些團體也是學生自治,每年由會員選舉出我們叫做“莊”的內閣,自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