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看不見的競爭力——蔣勛演講錄

關于美,中國的先賢下過很多定義?!懊缹W”這個詞是后來日本人翻譯的,翻譯產生了很大的問題,仿佛美學就是研究美和丑的學問。然而事實上,美學的拉丁文原意是“感覺學”。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楊海泉

美是回來做自己

《美,看不見的競爭力》我在臺灣的企業界講過很多次。在大學里講美學,我不太會用到“競爭力”。美可能是一朵花,很難去想象如果我凝視這朵花,跟競爭力有什么關系。

我曾在美索不達米亞發現八千年前的一個雕刻:一個女孩子從地上撿起一朵落花聞。這個季節走過北京,如果地上有一朵落花,很可能一個北京的女孩子,也會把它揀起來聞。如果這是一個美的動作,它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八千年前的藝術品里就有。所以我在大學上美學課不談競爭力,就談這朵花。

2011年10月8日,蔣勛在北京劇院演講 (中信出版社/供圖)

那時,我在臺灣中部的東海大學。這個學校有十三個?;?,它的前身是輔仁大學、燕京大學、金陵女大、圣約翰大學……當年美國人用庚子賠款建了十幾所教會學校,1949年以后庚子賠款余款撤到臺灣,成立一個聯合董事會。東海大學就是用這筆錢建起來的。校園很大,整個大度山都是它的校園,校園里到處都是花,每年四月開到滿眼繚亂。教室的窗戶打開,學生們根本不聽我講課。剛開始我有一點生氣,可是我想,要講美,我所有的語言加起來其實也比不上一朵花。所以我就做了一個決定:“你們既然沒辦法專心聽課,我們就去外面。”他們全體歡呼,坐在花樹底下。我問:為什么你覺得花美?有說形狀美,有說色彩美,有說花有香味……

把這一切加起來,我們赫然發現:花是一種競爭力。它的美其實是一個計謀,用來招蜂引蝶,其背后其實是延續生命的旺盛愿望。植物學家告訴我,花的美是在上億年的競爭中形成的,不美的都被淘汰了。為什么白色的花香味通常都特別濃郁,因為它沒有色彩去招蜂引蝶,只能靠嗅覺。我們經常贊嘆花香花美,“香”和“美”這些看起來可有可無的字,背后隱藏著生存的艱難。

后來我跟學生做一個實驗,我們用布把眼睛蒙起來,用嗅覺判斷哪是含笑,哪是百合,哪是梔子,哪是玉蘭……這個練習告訴我們,具體描述某一株花“香”是沒有意義的,每種花的香味都不一樣,含笑帶一點甜香,茉莉的香氣淡遠……美是什么?另一種物種沒法取代才構成美的條件。我問學植物的朋友:如果含笑香味和百合一樣會怎樣?他說:“那它會被淘汰了,因為它東施效顰,沒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所以我常常給美下一個定義:美是回來做自己??墒钦労稳菀?。

“東施效顰”是一個很悲哀的成語

東施效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西施是上古時代很有名的一個大美女,她的故事有點像李安拍的《色,戒》。吳越打仗,越國打敗了,越王勾踐要復國,可是軍事力量不夠,談何容易,所以他就想到了一個現代人類還在用的方法,訓練女間諜。這些女間諜其實是在民間找到的。東村姓施的姑娘就叫東施,西村姓施的就叫西施……如果你只訓練一個女間諜,萬一她失敗了,你就沒戲唱了,所以要多訓練幾個。所以那次越王一次送去十幾個美女,讓她們運用各種能力去蠱惑吳王夫差。結果西施成功了。

我們不知道西施到底有多美,她留下來的記錄蠻特殊,她大概有心絞痛的病,一痛起來她就會皺眉、捂住胸口,后來我們特意把這兩個動作命名為“顰”和“西子捧心”。西施每次一心絞痛,夫差簡直會愛憐得魂飛魄散。這個時候最痛苦的人是東施,因為她擺出各種姿勢,夫差都不太看她。東施大概會經常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