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回鄉
一位志愿者找到張軼超,說著說著就落下淚來,帶些質問地說:“他們根本瞧不起農村了,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孩子?!”
8月2日出發,8月15日返滬,12個志愿者帶著35個正在上小學或初中的孩子,途經三省五市農村巡回演出,并在到達的每個地方進行了農村現狀調查。
這次巡演的有趣之處在于,孩子都是民工子弟,生于農村,長于城市,名為“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團”,實在是一群未曾放過牛的孩子。
這是略帶尷尬的一次旅行,也是組織者與孩子未經教化的粗糙持續較量的一次旅行。
這次巡演的有趣之處在于,孩子都是民工子弟,生于農村,長于城市,名為“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團”,實在是一群未曾放過牛的孩子。
這是略帶尷尬的一次旅行,也是組織者與孩子未經教化的粗糙持續較量的一次旅行。
“放牛班的孩子”在江西上饒樟村村演出。 王 蜂/圖
如果沒有合唱隊,或許那個孩子就是我吧?!薄 ?王蜂/圖 二十天前,當離開農村多年的孩子重新站在農村的土地上時,他們用種種方式刻意保持著和農村的距離。
和當地孩子游戲。下方女孩為合唱團成員候學琴。她曾經在作文里寫,“看見了她,我才知道我是幸運的。
他們在車上看到路邊的牛羊會拍打著車窗故作興奮地大叫,就像第一次看到動物園里的大象。
他們會抱怨農村的衛生狀況,特別是那里的廁所,“簡直不能忍受”。
他們亦自覺不自覺地掩蓋自己的身份。到當地孩子家里做客的時候,會向孩子的父母解釋說“我們來自上?!?,而省略了“我們出自農村”。有時同行的志愿者對當地人說,這些孩子也是從農村隨父母去的上海,孩子們的眼睛里便流露出不大情愿的神情。
這樣的行為,讓隨行的志愿者們感到了一些失望。一位志愿者在到達此行第二站江西新余市的當晚找到活動的組織者張軼超,說著說著就落下淚來,帶些質問地說:“他們根本瞧不起農村了,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孩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