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攀關系到講故事——外企與中國政府部門交往的那些事兒
“在中國,外企學會處理政府關系是‘必須的選擇’?!睘樵S多外企提供政策咨詢服務的安可(北京)咨詢公司執行董事葛國瑞說,“在其他國家,處理政府關系僅是一件消耗成本的事情,但是在中國,它將為企業帶來極大幫助和實際利益?!?/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重慶沃爾瑪被停業整頓,引發人們對外企在中國處境變化以及該如何同中國各級政府打交道的關注2011年10月25日,重慶沃爾瑪13家商場停業整頓半個月后,終于重新開業。
這家位居世界500強公司榜首的零售業巨頭,因為把普通豬肉冒充成“綠色豬肉”售賣,每斤漲價8元錢,遭到重慶市嚴厲處罰,兩名員工被逮捕,35人被拘留。其間,重慶市多位領導先后批示查辦。停業期間,沃爾瑪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耀昌因“個人原因”辭職。
自1978年12月可口可樂重返中國以來,外資企業已與中國各級政府打了三十多年交道。絕大多數時候,他們和地方官員相處甚歡,類似重慶沃爾瑪的不美好經歷,并不多見。
“在中國,外企學會處理政府關系是‘必須的選擇’。”為許多外企提供政策咨詢服務的安可(北京)咨詢公司執行董事葛國瑞(Gregory Gilligan)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其他國家,處理政府關系僅是一件消耗成本的事情,但是在中國,它將為企業帶來極大幫助和實際利益。”
不過,對于來華做生意的洋人來說,面對迥異于本國的制度環境和社會生態,錢賺得并不輕松。
不少外企在中國做本土化的調整,吹拉彈唱都在跟著政府的調兒。 (向春/圖)
領導人接見作用有限
沃爾瑪“綠色豬肉”事件發生后,其亞洲區總裁貝思哲專程赴渝“救火”。會面中,黃奇帆說:“中國有句老話,叫‘不打不相識’,相信沃爾瑪能夠汲取這教訓,在中國取得更好的發展,重慶市政府支持沃爾瑪在渝開設更多門店。”
實際上,沃爾瑪與重慶市政府打交道,始于2005年。當時它是各地政府爭相引入的香餑餑。2006年,它在重慶經濟開發區開設分店時,當地工商局著力“優化投資環境&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