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好節目的力量
限制粗制濫造的低俗娛樂節目,立意固然可佳;作為掌握資源的公家單位,或許更應主動出擊、承擔責任、給予選擇。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趙若達
限制低俗的娛樂節目,立意固然可佳;公家單位更應主動出擊、承擔責任、給予選擇
1955年6月,23歲的加拿大鋼琴鬼才顧爾德(Glenn Gould,1932-1982)在紐約錄下巴赫《郭德堡變奏曲》。此番演繹一問世即震驚新大陸,至今仍是不滅傳奇——怎么有人能將此曲彈得如此靈動巧妙,在不可思議的生動節奏中同時歌唱多重旋律?怎么有人能神乎其技地呈現復雜交織的聲部,以超越時代的獨到眼光讓巴赫重生?顧爾德總是帶來創意與驚奇,永遠讓人出乎意料。
然而,即使顧爾德也無法想象,他的演奏不僅為自己留下不朽名聲,更造就一個以他為名的傳奇。
這一切,得回到1974年的巴黎。
顧爾德雖名滿北美,在歐陸卻名聲有限。然而,一位就讀外交學院的青年,卻在花都瘋狂搜集有關顧爾德的一切。他其實也有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