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烈,淘金熱

未來五年,一張城市環境空氣監測網絡將覆蓋全國所有的地級城市和部分縣城,并增添新的監測內容,現在,嗅覺靈敏的商人已瞄準了價值百億的空氣質量監測儀器行業,等待政策紅利下的行業井噴。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沈念祖 趙振江

半壁河山霧霾籠罩 百億空氣財富破繭

未來五年,一張城市環境空氣監測網絡將覆蓋全國所有的地級城市和部分縣城,并增添新的監測內容,現在,嗅覺靈敏的商人已瞄準了價值百億的空氣質量監測儀器行業,等待政策紅利下的行業井噴。

隨著空氣質量“國標”的修訂,環境空氣監測儀器行業正進入快車道,很可能催生一個個“大富豪”。 (曹一/圖)

新國標催生新商機

2011年以來,空氣質量的“國標”修訂會密集召開。多個跡象表明,PM2.5納入日常監測幾成定局。過去的10月,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漫天的灰霾都源于這個叫作PM2.5的家伙。

隨著即將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的建立,新晉的監測指標將會給不為人知的環境監測儀器行業帶來巨大商機。

PM2.5是指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主要來自燃煤電廠、機動車尾氣排放和揚塵等。和PM10(可吸入顆粒物)一樣,二者均可吸入肺部,攜帶病毒和細菌。同等質量濃度下,單位體積內的細粒子個數越多,危害越大。即PM2.5比PM10對人體危害更大。

按照2005年世衛組織更新的《空氣質量準則》,越來越多的國家已將PM2.5的監測納入空氣污染指標體系。而我國現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必測項目只有PM1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老三項”,至今尚未將PM2.5單列為空氣質量指標。

其實,早在2007年,北京等城市就開始了PM2.5的監測準備工作,迄今北京的27個監測點位中,已有數個裝備PM2.5測試儀,只是官方數據屬“測而不發”。

2011年5月,環保部印發了《關于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評價辦法(試行)〉試點監測工作的通知》,在全國26個省份各選取一個城市,試點新增監測項目。新增內容就包括:PM2.5、一氧化碳、臭氧、鉛、苯并芘(一種致癌物)等。利好消息不止于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