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中國】(20111103)
這一周,微博上最熱的事是“八毛門”家長向深圳兒童醫院道歉,及國務院推出了每年160億元的免費午餐項目。這兩件事都跟媒體有關系。記者肩頭擔道義,落筆之處須三思!
責任編輯:陳斌
“8毛門”家長向深圳兒童醫院致歉
2011年10月28日,“8毛門”中的患兒在武漢因“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手術后康復出院。當事人家長陳剛發表了書面道歉信,“因我對專業知識的無知及一時沖動,使得深圳兒童醫院受社會輿論的沖擊”。
@郝鈺:深圳8毛患兒武漢悄做手術,哼哼,到最后8毛錢沒把病看好吧?!第一家的診斷是正確的。人們卻一邊倒地譴責醫院和醫生。請記者報道這些專業新聞時不要為了新聞性而主觀臆斷地不講科學性。不要使得本來就很脆弱的醫患關系雪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