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我們究竟能知道多少?——2011橫濱三年展側記
哪一個時刻才是真實的?通過藝術家去了解這個日趨混沌的世界,是一個可靠的途徑嗎?魔幻時刻究竟是藝術家的瘋狂臆想,還是策展人的顧影自憐?
責任編輯:朱力遠 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彭軍淋
也許是要驗證橫濱三年展以前拒絕放在美術館展覽的決定是如何正確,2011年的第四屆橫濱三年展生生地把主展場塞進了橫濱美術館,結果展覽變成了一場災難。
著名建筑師丹下健三設計的橫濱美術館外形好似面粉廠的圓筒倉,內部大而無當,無法分割的空間呆板密閉,使得可靈活使用的空間少之又少,展覽的實驗性大為減弱,加上布展的倉促和隨意,不相干的作品隨意搭配,互相之間毫無邏輯可言,時而是浮世繪版畫,時而是超現實主義繪畫,時而是日本古代鬼怪作品,時而是大型的機械裝置,預設的“意想不到的匯合與沖突”并未實現,觀展反而變成了一場在紊亂的空間進行的無序旅行。
觀眾只要坐上杰普· 海恩的《冒煙的凳子》,凳子內部受到壓力,就會噴射出濃濃的煙霧,將觀眾淹沒其中。 (南方周末記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