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暴力團全揭秘
日本暴力團山口組在其門口處明確地寫著“不用童工、不販毒、不亂扔煙頭”,這一家喻戶曉的“三不原則”是其內部行規。暴力團成員多選擇紋身,但各大幫會基本上都要求成員不得在大街上隨意露出,以免驚嚇到平民。
不久前,日本及海外媒體都還在對日本暴力團積極參與救災的“壯舉”交口稱贊,但眼下的風向正在急轉直下。10月1日,東京正式通過《暴力團排除條例》,引發日本社會強烈關注。該條例彌補了1991年《暴力團對策法》的潛在缺陷,禁止一切組織及個人向暴力團提供資金、方便或“面子”,以切斷暴力團金源,阻止其進入首都經濟圈活動。
根據日本憲法規定,國民擁有自由結社的權利,任何公權力不得介入干涉,因此日本允許黑幫組織的合法存在。該“社”必須遵守法律和社會公序良俗,否則就會成為警察廳的“指定暴力團”。據估計,“指定暴力團”成員約8萬人,這些組織和幫派統統屬于警察重點監管對象。但實際上,善惡的界限并不涇渭分明,暴力團的種種活動也多介于“合法”與“違法”的灰色地帶,暴力團的存在令日本社會糾結不已。
目前,《暴力團排除條例》如火焰般蔓延至日本全國,這能否將暴力團徹底撲滅尚不得而知,但供血管被切斷的暴力團無疑是如咽喉被扼,喘息都將變得異常困難。
“骯臟的事你們去干”
目前,日本共有22個“指定暴力團”,這些名目繁多的暴力團從何而來,有研究稱來自江戶時代的“町火消”(各町的消防員),但比較一致的看法來自德川幕府時期的賭博組織。日本原首富—武富士集團總裁武井保雄曾直言,“右翼弱于暴力團,暴力團弱于警察,警察弱于右翼,此三者若利用得當,則萬事皆可成。”因此,自誕生的那天起,暴力團的每一個毛孔都充滿了被政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